3月8日,由四川大学期刊社与四川省期刊协会联合主办的女性编辑专场讲座——“邛窑器物的审美与鉴赏”在四川大学库闻书店成功举办。

活动邀请到了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詹颖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研究委员会委员、“覲见邛窑三彩主题博物馆”和“觐见古陶瓷艺术空间”的独立创始人胡维忠先生。讲座由四川省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凌之主持讲座,四川大学出版社与期刊社党总支书记、期刊社社长庞国伟致辞。

邛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古代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成就最突出的青瓷窑场,是高温釉下三彩和彩绘瓷的故乡。邛窑生产的瓷器以釉色丰富、器型多样、工艺高超而称雄于世。
詹颖教授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对邛窑审美文化的发展史进行了分期考察,并从造型和装饰两方面对邛窑的审美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系统梳理邛窑全貌的基础上,重点展开了对邛窑彩绘瓷、仿生瓷、省油灯、邛三彩等代表性品类的介绍,通过大量精美图片的呈现,加深了现场听众对邛窑审美文化的认知了解。

胡维忠先生从收藏的角度揭示了邛窑器物在当下民间的存在状态,通过讲述本人亲历的收藏故事,将邛窑的历史和文化进行鲜活的再现。胡维忠先生还将本人收藏的邛窑器物带到讲座现场进行实物展示,使听众在零距离接触中直观体验到邛窑之美。

现场十余名女性编辑及线上五十多位嘉宾聆听了讲座,与会嘉宾给予该场讲座高度赞美,称这是一场高品质、文化内涵丰富的讲座,是一场与研究者和收藏家的对话 ,一场与器物之美的邂逅,一次与邛窑古物的零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