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巴蜀(第二、三章)
作者:童恩正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77,(01):-135-14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古代的巴蜀(第二、三章)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古代的巴蜀》一书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约稿并准备出版的一本地方史。全书共分十二章,作者对巴族早期迁徙的路线、蜀族的起源、巴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巴蜀境内各民族的族属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现选择部分章节分期刊载,供参阅。
参考文献
(1) 《玉篇》巴部、《广韵》九麻、《通典》卷175、 《太平御览》卷68、 《太平寰宇记》卷136均有引文。
(2) 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四川大学学报》,1960年1期。
(3) 参考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74页。
(4) 除《山海经》外,提到伏羲的尚有《易经·繁辞下传》、(管子)中的《封禅》和《轻重戊》篇、《庄子》、《尸子》、《荀子、成相》、《楚辞·大招》、《战国策·赵策二》等书。
(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16页。
(6) 马克思:《强迫移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619页。
(7) 《思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A卷,484页。
(8) 《舆地纪胜》卷73《景物上》记峡州有盐井。
(9) 在中国古代,凡源出于长江又流入长江的支流即称为沱。《尔雅·释水》:“水自河出为?,江为沱。”《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10) 《水经·江水》:“(江水)又东过鱼复县南,夷水出焉。”《注》:“江水又东经鱼复故城南.县有夷溪,即佷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这种清江源出长江的说法,可能就是由于大溪古通清江而产生的,可以说事出有因;但认为奉节一带舍大溪以外还有另一条“夷水”,则肯定是错误的。
(11) 清代胡渭著《禹贡锥指》,完全肯定了《水经》的记载,近人每加征引,以讹传讹,影响甚大。
(12) 三峡的山崩,至汉晋时仍未停止。《水经·江水》:“江水历(巫)峡东,经新崩滩。”注:“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13) 按捍关的位置,自古以来有两种说法。如《史记·张仪列传》的《集解》、《索隐》,《后汉书·公孙述传》、《后汉书·郡国志》等都说在鱼复县,即今四川奉节附近。但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解释《张仪列传》,李贤注《后汉书·公孙述传》以及《括地志》的作者,都认为捍关在巴山县界。现在看来,当以后说为是。《史记·楚世家》记修建捍关的经过是:“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捍关以拒之。”兹方即今松滋县,在宜都东南,越要拒蜀(实为巴),自然只能在附近的清江上筑关,而不能远到四川境内奉节。又《战国策·楚策一)载张仪对楚王说,巴蜀的水军沿江而下,不到十日就可以抵达捍关,“捍关惊,则从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以东,尽城守矣。”捍关如果在奉节,则距竟陵甚远,这种威胁是不存在的。关于捍关的考释,可以参考吴致华《四川古代史》203页,《捍关考》。
(14) 正因为巴人在汉中地区活动甚早,所以直到后代,从陕西南郑到安康这一段汉水的支流仍有不少以巴为地名的。《水经注·沔水》:“沔水又东经西乐城北(今陕西沔县东南)………溪水注之,俗谓之洛水也,水南导巴岭山。”“有廉水出巴岭山,……北注汉水。”“汉水又经胡城南,……南对扁鹊城。……汉水出于二城之间。右会磬余水,水出南山巴岭上。”“汉水又东,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在长安西南,其水南流,经巴溪成西。”“汉水又东,右会洋水……洋水导源巴队”“(汉水)又东经魏兴郡广城县,县治玉谷,谷道南出巴獠。”参考邓少琴:《巴史新探》1959年重庆市博物馆印。
(15) 资料现存陕西省博物馆。
(16) 《史记·殷本记》。
(17) 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
(1) 《史记·楚世家》。
(2) 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48页。
(3)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176页。
(4) 据日人江上波夫的研究,我国春秋时代通行的货币仍以贝为主。参考 Egami Namio,Migration of the Cowrie-shell Culture in East Asia,Acta Asiatica,Vol.26,1974。
(5) 《史记·晋世家》。
(6) 《史记·商君列传》:“赵良曰:‘(百里奚)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从戎来服。’”
(7) 《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偏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
(8)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史记·秦本记》。
(10) 《史记·西南夷列传》。
(11) 楚占领巴的国都枳,在史书中并无正面记载,但在《战国策·燕策》中,有“楚得枳而国亡”的话。所谓楚“国亡”,是指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21年)秦将白起攻占楚国部郢,并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烧了楚先王的陵墓。《史记·楚世家》:“(顷襄王21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由此可知,楚的占枳,应在此以前。
(12) 巴蔓子的传说,最早载于汉代谯周《巴记》,见《太平御览》卷556引。
(13) 巴国葬巴蔓子身躯的墓的所在地,有两种传说。一说在四川巴县西通远门内,见《四川通志》卷44;另一说在湖北清江县都亭山,见陈兰森《太平寰宇记补阙》。楚国葬巴蔓子头的墓,在“荆门山之阳”,即湖北宜都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岸,见前引《太平寰宇记补阙》。
(14) 见四川省博物馆编:《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1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60页。
(16) 同(15) ,161页。
上一条:“仰韶文化西来说”旧调的重弹——评瓦西里耶夫的两篇反华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