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池变迁史考述
作者:刘琳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78,(02):-78-8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成都城池变迁史考述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成都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前,蜀国的开明王朝就已建都于此。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统一巴蜀,设置成都县。从此,成都一直是祖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两千多年来,这座城市的所在地没有变,但其城池已经几度沧桑。在这方面作一点考证,对于地方史的研究或者不无一砖一瓦之助。
参考文献
(1) 《文选》左思《蜀部賦》刘逵注、《华阳国志·蜀志》等都说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张仪、张若筑成都城。但查《史记》,此年正是蜀相陈壮发动叛乱、杀蜀侯通之年,成都正在动乱之中,似不大可能于此时筑城。又此年张仪正在燕国,回国途中,秦惠王已死,武王即位,张仪跑到魏国,次年五月死,因此也不可能到蜀领导筑城。筑成都城的应是蜀守张若。
(2)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引李膺《益州记》。
(3) 本文关于历代长度单位的折算均参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及曾武秀《中国历代尺度概述》(《历史研究》一九六四年第三期)。
(4) 《周地图记》(《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引)、《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
(5) 杨慎编《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上。
(6) 《蜀中名胜记》卷二引。
(7) 《全蜀艺文志》卷六。
(8) 范成大《二月二日北门马上》诗自注:“少城,张仪所筑子城也。土甚坚,横木皆朽,有穿眼,土相著不解散。”(《全蜀艺文志》卷十七上)可见南末时少城故址也有残留。
(9)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引。
(10) 清代学者杨守敬的弟子熊会贞在《水经注疏》中也说:市桥“今金花桥也”。
(11) 参天启《成都府志》及同治《成都县志》舆图。
(12) 正德《四川志》卷四载:唐末金水河入城处叫小市桥门,也说明原市桥门在这一带。
(13)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引任豫《益州记》:“诸楼年代既久,榱栋非昔,惟西门一楼,虽有补葺,张仪时旧迹犹存。”
(14) 《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九上。
(15) 自汉至宋,《蜀记》有好几种,高文所引当为高骈筑罗城前唐人所著者,故称子城为“州城”;而“子城”乃是唐、宋人对秦太城的称呼,见下文。子城北宋犹存,北宋末或南末初毁,高惟几此义及上引李石《秦城》诗可证。大概南宋初又经重筑,故淳熙中范成大等曾予以修茸,参正德《四川志》卷四。
(16) 草玄亭旧址明代犹存。《蜀中名胜记》卷一:草玄亭“在藩司(市政使司)西南隅”。天启《成都府志》:“草玄堂,布政司前。”明四川布政司在武担山东侧,亦见天启志。二书所说草玄亭位置与高惟几文吻合。《太平寰宇记》说“子云宅(草玄堂)在少城西南角”,与高文及同时的何涉所写《墨池准易堂记》(《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九上)不合,疑《寰宇记》误。
(17)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说秦少城故址在县南一百步(155米),亦可证。
(18) 《全蜀艺文志》卷二十七。
(19) 均见《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引。
(20) 参《后汉书·臧宫传》李贤注(但李贤注《公孙述传》却又说咸门为北面西头门)及《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
(21) 《华阳国志·蜀志》。
(22)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引李膺《益州记》,又参《蜀中名胜记》卷一。
(23)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
(24) 到晋代锦官已废,但城尚在,见《华阳国志》,不知何时毀圯。
(25) 《华阳国志·蜀志》。
(26) 《蜀中名胜记》卷一引《方舆胜览》。
(27) 《全蜀艺文志》卷三十四上。
(28) 参《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及上文所引高惟几文。又唐段全纬《城隍庙记》:“张仪与蜀守张若城成都……即今城也”,“故前年蛮寇卒来,戎备无素.但扰郊鄙,不近烟闍”。此指咸通十一年南诏打到成都,百姓退保子城事(见下文)。此皆为唐代“子城”即秦太城之确证。
(29) 参高骈《请筑罗城表》、王徽《创筑罗城记》等。
(30) 《渭南文集》卷十六。
(31) 《史记·河渠书》。
(32) 《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九下。
(33) 糜枣埝,即成都西北的九里堤,宋代人都说是高骈筑。后溃,北宋初知府刘熙古重修,参何涉《糜枣埝刘公祠堂记》、杨甲《糜枣埝记》(《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七中)。明代始称九里堤,又叫刘公堤,今仍有遗迹。天启《成都府志》说是“诸葛亮筑”,恐系附会。
(34) 金水河最早为唐宣宗大中年间西川节度使白敏中所开.系自市桥东引郫江水入子城。
(35) 同治《成都县志·艺文志》。
(36) 《华西学报》第五期.1937年12月。
(37) 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
(38) 《景文集》卷九。
(39) 李吴:《创筑羊马城记》(《全蜀艺文志》卷三三上)。
(40) 以上参正德《四川志》卷四、嘉靖《四川总志》卷一。“子城”参注(15) 。
(41) 同上,又参《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
(42) 以上见同治《成都县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