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制度化演进及完善
The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utual-help for the Elderly System in Rural China
作者:钟仁耀;王建云;张继元;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6(01):-22-3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农村养老;互助养老;农村老人;制度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可及性研究”(71573089);;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建特色‘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16DGLJ07)
中文摘要
农村互助养老能弥补现有农村养老保障的不足,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质量,但农村互助养老尚存在定位不明确、资金难持续、管理欠规范和专业服务缺乏等问题。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效果的最佳路径是制度化。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从价值共识、规范制定和组织管理三个要素和普适性、稳定性两个维度分析发现,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正处于由自发地、无序地互助到有序、规范、稳定、普适的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制度化演进中,现阶段还存在互助价值偏离、资金人员匮乏和结构功能失衡等文化认知困境、组织困境和规则困境,需转变理念,增进共识;整合资源,多元筹资、合理配员、明确权责,以理顺秩序,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年民政统计年鉴》,http://data.cnki.net/yearbook/Single/N2017110010,2019年1月1日。
②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年,第24页。
(1)Anne P.Glass,“Aging in a Community of Mutual Support:The Emergence of an Elder Intentional Cohousing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Housing For the Elderly,Vol.23,No.4,2009,pp.283-303.
(2)Konstantin Kehland Volker Then,“Community and Civil Society Returns of Multi-generation Cohousing in Germany,” Journal of Civil Society,Vol.9,No.1,2013,pp.41-57.
(3)小谷部育子等:《第三居住方式:协同住宅》,东京:Xknowledge出版公司,2012年,第6页。
(4)杨静慧:《互助养老模式:特质、价值与建构路径》,《中州学刊》2016年第3期,第73-78页。
(5)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5期,第83-88页。
(6)赵志强、杨青:《制度嵌入性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第89-93页。
(7)陈功、黄国桂:《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实践与创新——兼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之新思路》,《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111-120页。
(8)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政治学、社会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387页。
(9)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10)M.Fullan,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Toronto:OISE Press,1982,p.77.
(11)Paul DiMaggio and Walter 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8,No.2,1983,pp.147-160.
(12)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
(13)W.Richard.Scott,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deas and Interest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2001,p.95.
(14)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135-141页。
(15)Pamela S.Tolbert and Lynne G Zucker,“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Reform,1880-1935,”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28,No.1,1983,pp.22-39.
(16)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0-113页。
(17)毕天云:《论“孝”与中国传统养老保障网的构建》,《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第32-38页。
(18)金华宝:《社区互助养老:解决我国城乡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东岳论丛》2014年第11期,第123-127页。
(19)吴浪波:《互助论在清末的传播与影响》,《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第154-157页。
(20)赵艳芝、张冰:《孙中山互助论的仁学渊源》,《前沿》2011年第12期,第146-150页。
(21)高飞:《论毛泽东的农民互助合作性思想》,《台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第6-11页。
(22)中国人大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10/content_4304.htm,2019年1月1日。
(23)肥乡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意见》,http://hebmz.gov.cn/ztzl/ncyl/zywj/201103/t20110322_27995.html,2019年1月1日。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13-05/22/content_2408528.htm,2019年1月1日。
(25)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27-69页。
(26)贺书霞:《发展福利视角下的互助合作社会养老模式研究》,《农村经济》2014年第1期,第73-76页。
(27)高和荣、张爱敏:《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42-46页。
(28)刘妮娜:《互助与合作: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研究》,《人口研究》2017年第4期,第72-81页。
(29)中国新闻网:《山西农村探索互助式养老:将服务存入“银行”》,http:∥news.hexun.com/2017-12-22/192057899.html,2019年1月1日。
(30)Royston Greenwood and C.R.Hining,“Understand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Bringing Together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1,No.4,1996,pp.1022-1054.
(3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74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