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道之道与不道之道——兼议“道可道非常道”的双关性义涵
Dao That Can Be Spoken of and Dao That Cannot Be Spoken Of——On the Dual Significances of “Daokedao Feichangdao”
作者:汪韶军;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7(02):-40-4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老子》;可道之道;不道之道;言;伦理政治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可能的《老子》——文本对勘与思想探原(道篇)”(16FZX004)
中文摘要
可道非恒道,不德方有德,《道经》《德经》开篇就要冲决世人的常识俗见。合而言之,老子是想让世人明白真正意义上的道与德。恒道既是作为世界本原的自然之道,也是与之相贯通的人间之治道。恒道在宇宙论与伦理政治两个层面都异于固化在语言文字中的可道之道,可表述为不道之道。但老子并未彻底否定言,而是意图警示世人:恒道不在言辞,言的表意功能是有限的;世人不应寻言滞句,更不该把可道之道教条化以自缚缚他。可见,"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隐含着解构威力。
参考文献
① 王孝鱼:《〈老子衍〉疏证》,《船山学报》1985年第2期,第39页。
② 赵汀阳:《道的可能解法与合理解法》,《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第8页。
(1)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页。
(2)周生春:《帛书〈老子〉道论试探》,《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37页。
(3)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卷1,《道藏》第1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年,第262页。
(4)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564页。
(5)另有学者据字形生出推测或想象,如清代俞樾将“常”释为“尚”(上),于鬯则读为“当其无”之“当(當)”(参见俞樾:《诸子平议》,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43页;于鬯:《香草续校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页)。帛书出,以上诸论自可平息。
(6)此外,徐梵澄先生读作:“道,可(何)道也?非恒道也?名,可(何)名也?非恒名也?”(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页)此处徐先生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将“可”读为“何”,真可谓臆解。黄朴民先生则断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黄朴民、林光华:《老子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4页)支离且不通。若将简帛考虑进来,更意味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其不通如此。
(7)不德之德即玄德,有关论述详见汪韶军:《论〈老子〉之“玄德”》,《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第18-23页。老子批评圣知仁义,于是古今多以为他反道德。殊不知,《道德经》本来就是在“言道德之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实在是想指出,圣知仁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并告知世人何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都出现在首章之首,不知是巧合,抑或有意为之?笔者以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二语出现在此种特殊位置,皆为点题也。
(8)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9)邹晓东:《〈老子〉诠释:“道不可言”能走多远》,《周易研究》2017年第1期,第71-72页。
(10)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55页。
(11)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卷4,《道藏》第14册,第121页。
(12)高海波:《〈老子〉“道可道”的一种新的可能诠释》,《中国哲学史》2015年第3期,第56页。
(13)邹晓东:《〈老子〉诠释:“道不可言”能走多远》,《周易研究》2017年第1期,第75页。
(14)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卷2,《道藏》第14册,第95页。
(15)此道正因为虚,才具备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才成其为恒道;而具体到某一时空时又能与时迁移,故它可以说是变易无穷的万变之道,这种应变能力也使它成为恒道(不变则不能恒)。
(16)魏源:《老子本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16页。
(17)白居易:《读〈老子〉》,《白居易集》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16页。
(18)很多人将《老子》第10章“玄览”倒过来理解为览玄、观道,并以此为据,大谈“玄览”就是默照。殊不知“玄览”当依简帛作“玄鉴”,而“玄鉴”是一个名词,只是以镜喻心。校以出土简帛,整句当作:“修除玄鉴,能毋有疵乎?”指对心下功夫,使之无有瑕疵而光明澄澈。也有学者文本上已改从“玄鉴”,理解上却仍从“玄览”。
(19)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08页。
(20)邹晓东:《〈老子〉诠释:“道不可言”能走多远》,《周易研究》2017年第1期,第70-71页。
(21)高海波:《〈老子〉“道可道”的一种新的可能诠释》,《中国哲学史》2015年第3期,第68页。
(22)沈一贯:《老子通》卷上,明万历十五年老庄通合刊本。
(23)黄友敬:《老子传真》,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页。
(24)王邦雄:《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第3页。
(25)牟钟鉴:《老子新说》,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年,第4页。
(26)关于道家的自嘲与反省,可进一步参阅汪韶军:《作为价值多元论的庄子齐物论》,《河北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46-48页。
(27)周生春先生有一较为独特的观点,他首先肯定道可以言说,又强调道有不可言说的一面;“无名”便是道之无形可见、不可知、不可言说的一面,“有名”则是道之有形迹可循、可理解、可言说的一面(“名”指形名之名、名相之名,有形有名故可言诠)。为解决可以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的矛盾,周先生还把天之道、人之道归为可名之道,并认为在它们之外还有作为本体的不可名之道。(参见周生春:《帛书〈老子〉道论试探》,《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36-40页)但是,周先生说道既可名又不可名时,道是一;区分可名之道与不可名之道时,道就似乎不止一个了。而笔者以为,老子也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他所说的道诚然富于包孕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观照,但不宜说天之道以外还有作为本体的道。另外,《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以其形,因为之名。”这是认为质实的物有形迹可按,故可用名言概念界定清楚,后来就发展出追求确定性、名实相符的形名思想。物、名的确定性,换个角度看,也就是其有限性。而大道不是形下的经验事物,它具有无限性、不确定性,故无以名状,难以言诠。也就是说,语言可以有效地界定现象界事物,但面对超越现象的本体,语言就暴露出了有限性与有效性问题。老子描述道时,总给我们一种恍惚难言的感觉,不过细想之下,那种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的模糊性,不正是道与物的一个重大差别吗?老子再三强调道的恍惚特性,又何尝不是在用语言指引我们从差别上认识道呢?更何况,那种模糊还是一种可以容纳新见解、新发展的模糊。(以上是笔者经匿名评审专家提醒后所做的增补,特此致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