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观念与苏轼的诗题
The Concept of Poetry as History Writing and Su Shi?s Poetic Topics
作者:朱刚;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6(01):-159-16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诗史;苏轼;叙事;副文本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抒情诗如何具备"史"的内涵,亦即诗人要运用怎样的方式使叙事成分在他的文本中发挥其功能,这需要作一番考察,以苏轼为例,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他制作诗题的方式了。不过,呈现于通行本《苏轼诗集》的诗题,实际上有不同的形成途径,需要通过文献学的考订,来确定其当初的原貌;在此基础上,联系北宋时期逐渐丰富的"诗史"观念,可以看出苏轼撰拟诗题时的主观意识。利用题、序、自注等"副文本"与正文适当配合,使"副文本"凸显"史",而正文仍维持"诗"的抒情传统,是宋人"诗史"观念付诸写作实践的基本方法,知见所及,大约是苏轼有意识地奠定了这一方法。
参考文献
① 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第10-20页。此文后编为其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七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② 周剑之:《宋诗叙事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07-134页。
③ 黄小珠:《论诗歌长题和题序在唐宋间的变化——以杜甫、白居易、苏轼为中心》,《江海学刊》2014年第6期,第192-199页。
④ 姜双双:《论苏轼诗题的叙记性》,《中国韵文学刊》2018年第1期,第46-53页。
(1)《苏轼诗集》,孔凡礼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孟启:《本事诗·高逸第三》,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页。
(3)《新唐书》卷二百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38页。
(4)陆游:《读杜诗》,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40页。
(5)杜甫:《北征》,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95页。
(6)白居易:《贺雨》,《白居易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页。
(7)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745页。
(8)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诗碑序》,《杜诗详注》附录,第2242页。
(9)刘宁:《杜甫五古的艺术格局与杜诗“诗史”品质》,《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第16页。
(10)清人论杜诗也有相似的说法,如浦起龙《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0页)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宋人黄庭坚《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黄庭坚诗集注》,刘尚荣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06页)所云“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则更强调杜甫个人的写作态度,也与“一人之性情”的意思相近。
(11)苏轼:《凤翔八观·石鼓歌》,《苏轼诗集》卷三,第1页。
(12)苏辙:《栾城集·后集》卷二十二,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22页。
(13)《东坡集》卷一,《苏东坡全集》上册,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38页。这是“七集本”苏轼集的比较易见的排印本。
(14)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现有王友胜校点本,题《苏诗补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现有黄任轲、朱怀春校点本,题《苏轼诗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是孔凡礼校点《苏诗诗集》的底本。
(15)明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除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册据浙江图书馆藏本影印,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16)孔凡礼:《苏诗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1页。
(17)孔凡礼:《苏轼年谱》,第75、90页。
(18)陈尚君完成于2011年的《唐诗的原题、改题和拟题》一文列举了大量资料,指出唐代诗人所撰的“原题”往往是详细交代作诗缘由、场合的长题,到收入别集时的“改题”会有所简化,而后人辑录时的“拟题”则会更加简约,参见《唐诗求是》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16-254页。
(19)此诗未收入《东坡集》,但在《外集》中,题中“子由”作“舍弟”,这“舍弟”是苏轼本人的口吻,比《苏轼诗集》中的题目更像是苏轼自拟的。
(20)此题“三月二十九日”,表示春天结束,诗中有“酒醒梦回春尽日”之句。此日“春尽”,亦属岁时节气。
(21)此诗未收入《东坡集》,《外集》题作《读〈儒林传〉》,而以《苏轼诗集》中的诗题为诗序。无论为题为序,功能相似。
(22)《施注苏诗》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3页。
(23)二词俱见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67、225页。
上一条:宋人贡院记论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