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的黄老思想
The Huang-Lao Theory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作者:刘固盛;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6(01):-94-10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北宋;黄老思想;宋仁宗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老学通史”(14ZDB004)
中文摘要
北宋是继西汉以后黄老思想流行的另一个高峰。北宋多数帝王有崇尚黄老之举,君臣上下共同推行,思想界互相呼应,黄老思想几乎漫延于整个北宋王朝,其中仁宗朝尤为显著。宋仁宗不仅对黄老十分推崇,并且更加自觉,在位期间被时人及后世称为太平之治,故宋仁宗才是北宋崇尚黄老最有代表性的皇帝。而宋神宗言及他对汉之文景、唐之太宗、孔子均无间然,可见黄老与儒学在国家治理上同样具有相融之处,这也是北宋黄老与西汉黄老区别之所在。
参考文献
①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89页。
② 相关研究成果有:张其凡:《吕端与宋初的黄老思想》,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唐兆梅:《略论宋初的黄老思想》,《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李华瑞:《宋初黄老思想三题》,《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王彬:《宋初的黄老思想与律赋》,《济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等。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6页。
(1)张其凡:《吕端与宋初的黄老思想》,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404-405页。
(2)《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1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四册,第758-759页。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四册,第758页。
(5)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37页。“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句,原文作“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则不善之”,句意不通,据《老子》经文改。
(6)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六,第241页。
(7)《中华道藏》第11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22页。
(8)李攸:《宋朝事实》卷七,第123页。
(9)《宋史·真宗本纪》:“宋自太宗幽州之败,恶言兵矣。契丹其主称天,其后称地,一岁祭天不知其几,猎而手接飞雁,鸨自投地,皆称为天赐,祭告而夸耀之。意者宋之诸臣,因知契丹之习,又见其君有厌兵之意,遂进神道设教之言,欲假是以动敌人之听闻,庶几足以潜消其窥觎之志欤?”《宋史》卷八,第172页。
(10)柳存仁:《道藏本三圣注道德经之得失》,《和风堂文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94页。
(11)具体论述可参刘固盛:《宋徽宗君臣的老子注疏》,《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八册,第2401页。
(13)《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2页。
(14)《宋史》卷三百五十四《蔡薿传》,第11117页。
(15)《宋史》卷三百四十五《陈瓘传》,第10964、10967页。
(16)《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3页。
(17)史浩:《别拟》,《鄮峰真隐漫录》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18)如张其凡先生在《吕端与宋初的黄老思想》一文中指出:“在宋初四十年的时间内,黄老思想一直流行并为统治者倡导。……宋初黄老思想的盛行,以太宗时期为甚,真宗初年次之。” 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404-405页。
(19)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一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110页。
(20)《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3页。
(21)《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5页。
(22)《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5页。
(23)《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6页。
(24)《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7页。
(25)《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6页。
(26)《中华道藏》第11册,第483页。
(27)《中华道藏》第12册,第483、502页。
(28)《中华道藏》第10册,第635、582、314页。
(29)蒙文通:《道教史琐谈》,包遵信主编:《中国哲学》第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30)《中华道藏》第11册,第76、10、42、68页。
(31)参见王彬:《宋初的黄老思想与律赋》,《济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73-78页。
(32)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401页。
(33)参见王彬:《宋初的黄老思想与律赋》,《济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73-78页。
(34)《中华道藏》第10册,第432、424、507页。
(35)刘固盛《道教老学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对此有所论述,如唐代道士成玄英、李荣、杜光庭等均以重玄之学解《老》,此外,刘进喜、蔡子晃、黄玄赜、车玄弼、张君相、张惠超、黎元兴等道士之解《老》,都明重玄之道;宋代道士除陈景元外,董思靖的《道德真经集解》同样阐发黄老主题,又如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宣称老子思想的主旨为“皇道帝德”的治国政术;明清道士以内丹解《老》非常普遍,陆西星《老子道德经玄览》、程以宁《太上道德宝章翼》、李西月《道德经注释》、黄裳《道德经讲义》等可为代表。
(36)参见刘固盛:《论陈景元对〈老子〉思想的诠释与发挥》,《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7)苏轼 :《六一居士集叙》,《苏轼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16页。
(38)王利器:《水浒全传校注》第10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937页。
下一条:汉代以后西王母信仰的道教化演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