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单音节感官义类词群的语义取象及认知特性探析
An Analysis of Semantic Imagery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onosyllabic Sensory Word Groups in Chinese
作者:郑颖琦;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9(04):-159-16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词义;语义取象;感官义类词群;认知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传统文化传承下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基于全球孔子学院的国家战略”(CJCB2017-17)
中文摘要
"语义取象"作为语义中被突显的经验性倾向,形式上表现为抽象化的认知取象模型,如同词义的基因密码,被永久地携带并基因性地推动了词义的引申路径和发展方向。对语义取象类型的提取过程,重点关注词义的本源,通过本义和造意的根源性追寻,获取词义在创制初期的意象特征。同时结合词义发展的线性脉络,通过字、形、义的相互关系,从经验性方面抽取词义的认知图象,并立足语言使用者的"共同语义能力",借助问卷调查反求当代"共同语义能力"与本义之"象"的吻合度。以语义和词性为纲,归纳出感官义类词群的11个语义取象类型,是概念语义从零维层面反映认知显著性及范畴化经验标准的重要例证。
参考文献
① 参见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2007年。
② 有关《周易》对“象”的论述,参见来知德集注、胡真校点:《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1页。
③ 参见束定芳:《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34-135页。
(1)转引自李葆嘉:《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6页。原文见 Sydney M.Lamb,Pathways of the Brain: 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Language,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99,p.219.
(2)有关“感觉”和“知觉”间的区分,参见哈维·理查德·施夫曼:《感觉与知觉》第5版,李乐山等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2-35页。
(3)有关生理学中视觉对光的接收机理,参见尼尔·R.卡尔森:《行为生理学》第8版,潘晓红、张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85-486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苏新春:《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5)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2页。行文中简称《说文》。
(6)祝鸿熹、芮东莉:《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第71页。
(7)下图引用自李学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63页。
(8)赵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殷都学刊》1987年第3期,第15页。
(9)许慎:《说文解字》,第177页。
(1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53页。
(11)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第八篇下,第7页。
(12)李学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62页。
(13)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14)陆宗达、王宁:《词典与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15)参见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研究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16)许慎:《说文解字》,第250页。
(17)李学勤:《字源》,第1047页。
(18)许慎:《说文解字》,第89、147、313、17、244页。
(19)参见王宁:《训诂学原理》,第55页。
(20)岳海燕:《〈说文〉训释方式论析》,《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5期,第136页。
(21)顾野王:《玉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6页。
(22)李葆嘉:《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第337页。
(23)http://mtc.baidu.com/,访问时间:2018年1月18日至2月27日。
(2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25)加入少量肤觉类词语的原因在于:和“味/嗅觉”类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突显两方面词语在“共同语义能力”上的差异。
(2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00年,第5094页。
(27)参见束定芳:《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0-111页。
(28)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4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