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唱导文本与上梁文经典体式的成型
Buddhist Monastery Singing Text and the Stylistic Formation of Shang Liang Wen
作者:张慕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31(06):-119-12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佛教;唱导;文体;上梁文;斋文;讲经文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唐前佛教杂记文体研究”(19YJA751053)
中文摘要
上梁文是历史悠久的建筑民俗文体,其名始见于唐五代,其体定型于宋代,经典体式为"首尾俪语,中陈六诗"。上梁文经典体式的成型与佛教唱导文本,尤其是斋文、讲经文等关系密切。受佛教咒愿与功德思想影响,唐五代敦煌上梁文形成以赞叹功德和次第发愿为主体的基本模式,然其体式驳杂,寄调"儿郎伟"民间辞曲,尚未具备稳定的文体形态。宋代上梁文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骈—韵—骈"的经典文体定式,其"首尾俪语"的行文布局与宫廷佛教斋文如出一辙;而其"三三七七七"体韵诗及骈韵组合体式,在唐代佛教讲经文等唱导文书中不乏其例。可以推断,宋代文人巧妙地借鉴了佛教斋文、讲经文等唱导文本的文体样式,最终创出别具一格、雅俗圆融的上梁文经典体式。追溯上梁文的成型之路,或可窥见社会文化诸因素对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①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部三”,汪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29-1130页。
② 《全唐文》卷八四七所载唐李琪《长芦崇福禅寺僧堂上梁文》为误收南宋人作品,该文为“骈—韵—骈”经典体式上梁文。参见路成文:《〈全唐文〉误收南宋人所作〈长芦崇福禅寺僧堂上梁文〉考》,《文献》2007年第4期,第53-60页。
③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69页。
④ 江少虞:《事实类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5页。
(1)如松田佳子《宋代上梁文初探》(《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辑,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279-292页)、路成文《宋代上梁文初探》(《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第193-198页)、谷曙光《宋代上梁文考论》(《江淮论坛》2009年第2期,第155-160页)、钟书林《〈上梁文〉的文体及其渊源》(钟书林、张磊:《敦煌文研究与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8-64页)等。
(2)张慕华、朱迎平:《上梁文文体考源》,《寻根》2007年第5期,第94-100页。另,治敦煌学者对上梁文的大致面貌和民俗特色多有论及,主要集中于“儿郎伟”的指征意义,如周绍良《敦煌文学“儿郎伟”并跋》(《出土文献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 175-183页)、黄征《敦煌语文丛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第646-647页)、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494-505页)、王小盾《从朝鲜半岛上梁文看敦煌儿郎伟》(《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14-141页)等。
(3)吴曾祺:《文体刍言》,《涵芬楼文谈》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48页。
(4)谭蝉雪《岁末驱傩》(《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第28页)中指出,驱傩词是佛教、道教与民间信仰的综合体。
(5)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943页。本文所引敦煌文献,除另注出处者,皆自此本,文字标点偶有调整,不再另行出注。
(6)释赞宁:《大宋僧史略》,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第54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第242页上栏。
(7)《大正藏》第23册,第174页上栏。
(8)参见张慕华:《论佛教咒愿文及其流变》,《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夏之卷,第88-93页。
(9)关于宋代上梁文的兴盛及其原因,可详参路成文《宋代上梁文初探》一文。
(10)释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二“行香唱导”条,《大正藏》第54册,第242页上栏。
(11)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八,《大正藏》第52册,第306页上栏-321页中栏。
(12)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册,第99页中栏)述及梁武帝敕令释宝唱依经撰制忏文之事。
(13)严可均:《全梁文》卷五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下册,第554-556页。
(14)《大正藏》第50册,第703页下栏。
(15)董诰:《全唐文》卷二四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册,第1077页。
(16)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6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17)郝春文:《关于敦煌写本斋文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68页。
(18)参见谭蝉雪:《岁末驱傩》,《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第26页。
(19)钟书林《也论“儿郎伟”》(《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2期,第44-47页)认为,敦煌“儿郎伟”更接近传统民间俗赋体式。
(20)孙楷第:《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第64页。
(21)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52页。
(22)张锡厚:《全敦煌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6472页。
(23)孙楷第:《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第50页。
(24)周绍良:《〈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校证》,《纪念陈垣诞辰百周年史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 247页。
(25)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26)民间上梁歌始于何时,目前尚无文献可考。从现今仍在使用的民间上梁歌看,其体式以齐言、杂言韵文为主,句式驳杂,组合自由。如土家的“盘梁”“盘酒”“盘梁粑”等赞词,就使用了两人问答形式,所唱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语言风趣幽默(详参张慕华:《符号学视野下的上梁文化研究》,《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第62-68页)。就体式风格言,今天的上梁歌可视作寄调“儿郎伟”的敦煌上梁文向民间发展的遗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