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权国家边疆的临界性、边缘性和交集性
On the Criticality, Marginality and Intersection of the Frontier of Sovereign States
作者:罗中枢;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8(03):-111-12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边疆;边疆学;主权国家;领土;边界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17AZD018);;
四川大学“区域历史与边疆学学科群”建设资助项目
中文摘要
主权国家及其主权、领土、边界和时空表现是框定其边疆内涵、形态和特征的根本依据。临界性(靠近边界并随边界的变化而变化)、边缘性(不断解构和再造的多维度重叠的边沿或前沿)、交集性(诸多要素、关系和势力在其中相遇、融合、共生)交织在一起,凸显出边疆区别于非边疆的显著标志,对于揭示边疆的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主权国家的边疆在较严格的意义上指靠近边界的边缘性领土;在较宽泛的意义上指复杂矛盾关系所形成的国家主权、利益、能力所及的边缘性场域。从最一般意义上说,边疆是"我"与"他者"既相互区别、冲突、对抗又相互影响、互动、互构的一种场域、关系或过程。抓住了"交汇处"这一规定性,也就抓住了一般边疆概念的核心意蕴。中国特色的边疆学应该把这样的边疆作为完整的对象,进行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① 弗里德里希·拉策尔:《作为边缘机体的边疆》,袁剑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36页。
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8页。
(1)弗里德里希·拉策尔:《作为边缘机体的边疆》,第122-136页。
(2)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指出:“开初,边疆是大西洋沿岸。真正说起来,它是欧洲的边疆。向西移动,这个边疆才越来越成为美国的边疆。正像一层一层的堆石是由冰河不断地流过而积成的一样,每一次的边界都在它的后面留下了痕迹,而一旦形成定居地以后,这块地方仍然保有边界的特点。”特纳:《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黄巨兴译,杨生茂编:《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页。
(3)乔治·纳撒尼尔·寇松:《论疆界》,张凯峰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153-191页。
(4)欧文·拉铁摩尔:《历史的疆域》,牛昢昢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353页。
(5)欧文·拉铁摩尔向自己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在中国社会及边疆社会中,什么特征是主要的?什么特征是次要的?近代新的力量因素进入后,哪些特征被摧毁?哪些特征仍然存在?这些仍然存在的东西又必然经受什么样的改革与修正?还有,我们所谓的近代文明中,有什么特征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什么是次要或不必要的?”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6)理查德·哈特向:《上西里西亚的地理边界和政治边界》,张凯峰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221-251页。
(7)转引自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8)张世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第二卷“边疆民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8-252页。
(9)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9-62页。
(10)何明:《边疆特征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130-136页。
(11)周平:《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第4期,第51-54页。
(12)王铭铭:《说“边疆”》,《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第85页。
(13)李大龙:《“中国边疆”的内涵及其特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第12页。
(14)姚大力:《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学术月刊》2019年第2期,第176页。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35页。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4页。《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关于“frontier”的第一种解释是:“the land near the line that separates two countries(分离两个国家的界线附近的地带),国界,边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2004年,第705-706页。
(17)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7页。
(18)迦纳:《政府科学与政府》,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50页。
(19)袁剑:《近代西方“边疆”概念及其阐释路径:以拉策尔、寇松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第39页。
(20)David Jacobson,“New Frontiers:Territory,Social Spaces,and the State,Sociological Forum,” Mathematics in Thinking about Sociology,Special Issue,Vol.12,No.1,1997,p.127.
(21)刘跃进、宋希艳:《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行政论坛》2018年第4期,第15页。
(22)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145页。
(23)John Ruggie,“Territoriality and Beyond:Problematizing Modern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7,No.1,1993,p.168.
(24)Kerry Goettlich,“From Frontiers to Borders: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Linear Bord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 Political Science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London,2019,p.3.
(25)弗里德里希·拉策尔:《作为边缘机体的边疆》,第135页。
(26)张世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第二卷“边疆民族”,第673-674页。
(27)David Newman,“On Borders and Power:A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Borderland Studies,Vol.18,No.1,2003,p.15.
(28)转引自斯蒂芬·巴尔·琼斯:《时空背景下的边界概念》,冯永明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321页。
(29)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第1卷第2分册,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0页。
(30)Anssi Paasi,“Europe as a Social Process and Discourse,”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Vol.8,No.1,2001,p.22.
(31)Bastian Sendhardt,“Borders and Border Regions in Europe:Changes,Challenges and Chances,” Transcript Verlag,2013,pp.28-29.
(32)Thomas Christiansen,Fabio Petito,and Ben Tonra,“Fuzzy Politics Around Fuzzy Borders:The European Union?s ‘Near Abroad’,”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Vol.35,No.4,2000,pp.389-415.
(33)斯蒂芬·巴尔·琼斯:《时空背景下的边界概念》,第321页。
(34)David M.Wrobel,“Beyond the Frontier-Region Dichotomy,”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65,No.3,1996,p.408.
(35)张之沧:《空间多维:国家疆域的当代拓展》,《江海学刊》2016年第4期,第9页。
(36)孔令杰:“译者序”,维克多·普莱斯考特(Victor Prescott.)、吉莉安.D.崔格斯(Gillian Triggs):《国际边疆与边界:法律、政治与地理》,孔令杰、张帆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2017年,第2页。
(37)姚大力:《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学术月刊》2019年第2期,第182页。
(38)Sendhardt,“Borders and Border Regions in Europe:Changes,Challenges and Chances,” p.25.
(39)赵萱:《全球流动视野下的民族国家转型——基于海外边界人类学政治路径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117页。
(40)Vassilis Tsianos and SerhatKarakayali,“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European Border Regime:An Ethnographic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Vol.13,No.3,2010,pp.373-387.
(41)Sabine Hess,“Resistance:Subjects,Representations,Contexts,” Transcript Verlag,2017,pp.89-90.
(42)理查德·哈特向:《上西里西亚的地理边界和政治边界》,张凯峰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226-227页。
(43)弗里德里希·拉策尔:《作为边缘机体的边疆》,第135-136页。
(4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4页。
(45)宋培军:《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27页。
(46)王明珂:《建“民族”易,造“国民”难——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文化纵横》2014年第3期,第20页。
(47)桑兵:《中国的“民族”与“边疆”问题》,《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91页。
(48)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页。
(49)Jean Gottman,La Politique des Etats et leur Geographie,Paris:Librairie Amand Colin,1952,pp.121-145.转引自张世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第二卷“边疆民族”,第332页。
(50)理查德·哈特向:《上西里西亚的地理边界和政治边界》,第240页。
(51)Sendhardt,“Borders and Border Regions in Europe :Changes,Challenges and Chances,”pp.29-30.
(52)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杨生茂编:《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第5页。
(53)Pingyu Zhang,“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Shenyang City,” Chines Geographical Science,Vol.13,No.3,2003,pp.216-223.
(54)欧文·拉铁摩尔:《亚洲内陆边疆:防御帝国与征服帝国》,牛昢昢译,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388-389页。
(55)弗里德里希·拉策尔:《作为边缘机体的边疆》,第134页。
(56)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350、376页。
(57)何明:《探索多元化时代的多元边疆理论与实践》,方铁:《边疆民族史新探》,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第5页。
(58)乔治·纳撒尼尔·寇松:《论疆界》,第171-172页。
(59)方盛举、陈然:《现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边疆:内涵、特征与地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22页。
(60)茅生荣:《论“特征”》,《宁波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60页。
(61)张世明:“导言”,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经典文献》,第171-175页。
(62)唐晓峰:《长城内外是故乡》,《读书》1998年第4期,第126页。
(63)罗中枢:《论边疆的特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49页。
(64)赖德茂(Owen Lattimore):《中国的边疆》,赵敏求译,南京:正中书局,1941年,“引言”第1页。
(65)曹聚仁:《曹聚仁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30页。
(66)Jack D.Forbes,“Frontiers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the Role of the Frontier Historian,”Ethnohistory,Vol.15,No.2,1968,p.206.
(67)G.尼科里斯(G.Nicolis)、I.普利高津(I.Prigogine):《探索复杂性》,罗久里、陈奎宁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60页。
(68)借用哈特向以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Ritter.Carl)的观点来阐述地理学的性质的话语(原文见Allgemeine Erdkunde,Berlin,1862.),转引自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8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