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与由己——《论语集注》“克己复礼”章意蕴探析
Denying Self and/or Letting Go Self——An Analysis of the Chapter “Denying Self and Returning to Ritual” in Book Ⅻ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
作者:王亚中;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9(04):-182-19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己;天理人欲;道心人心;求仁;工夫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朱子对《论语》"克己复礼"一章中"己"的理解包含了"克己""由己""仁"三个面向。明清以来的学者多从肯定"由己"之"己"的立场出发,反对朱子把"克己"之"己"解释为"身之私欲"。但实际上,朱注对"己"的理解更加全面,朱子除了认识到"己"的积极意义一面外,对于"己"存在的私欲问题也有深刻的认识。朱子之所以能够认识到"己"存在私欲问题,一是从经典解释方面,意识到《论语》一书包括圣人之言、圣人之意、所以进于圣人之意三个层次。二是从义理理解方面,朱子基于性理与形气之私的区分而有了道心、人心和天理、人欲两组概念的区分。另外,"由己"工夫的关键在于心履行其思之职,心官之思本于仁而来,思只是思仁义。"由己"与"克己"二者皆统一于仁之中,仁是"克己"与"由己"的根本价值、根本动力、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① 朱子此章注解内容丰富,摘录的引文只是与论文讨论相关的部分内容。全文参见《四书章句集注》,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以下所引朱子书的内容皆出自此版本。
②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7《克斋记》言“所以求仁者,盖亦多术,而一言足以举其要,曰克己复礼而已”。参见《朱子全书》第23册,第3709页。
(1)克己复礼为纲,非礼勿视、听、言、动是目,为仁由己是机要。参见丁纪:《论语读诠》,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314页。
(2)“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子对颜渊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听、言、动。’”参见《语类》卷8,《朱子全书》第14册,第276页。另外,按丁纪的理解,“定本乃一定之轨之义,为学者一种定当本领之所在也”。参见丁纪:《仁术与定本》,《切磋五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年,第3页。
(3)《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6册,第167页。
(4)相较而言,朱子同时的其他学者对本章的理解却可能只是各占一边。如陆子寿认为克己复礼是极高明的工夫,而只能施之于颜子,非其他弟子所及,此即只见到了特殊性的一面。又如,朱子有学生认为克己复礼是学者的基础工夫,怀疑非是高明如颜子者须做的工夫,这就类似于只见普遍性一面。两种说法见《朱子语类》卷41,《朱子全书》第15册,第1464、1468页。
(5)钱穆:《朱子新学案》第2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论“克己”部分。
(6)程树德:《论语集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055页。
(7)江藩、方东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第278-279页。
(8)陈淳:《北溪大全集》卷7,《宋集珍本丛刊》第70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第44页。
(9)本文对于邹守益和戴震观点的概括分析,分别参考了林月惠和沟口雄三的解释。参见林月惠:《诠释与工夫:宋明理学的超越蕲向与内在辩证》,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8年;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龚颖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10)沟口雄三、吴震、龚鹏程、林月惠等都有相关著述讨论明清学者关于“克己复礼”的解释问题。
(11)皇侃:《论语义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09页。
(12)皇侃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其《疏》曰:“言若能自约俭己身,返反于礼中,则为仁也。于时为奢泰过礼,故云礼也。一云:身能使礼反返身中,则为仁也。”(皇侃:《论语义疏》,第409页)他这里提出两种对“反”的理解,第一个解的意思为:己身奢侈过礼,约俭己身则反乎礼之中。此说似可解释“反”之意,然奢泰岂可说安贫之颜子?其第二个解则不是身反乎礼,而是礼反乎身。其意若曰:礼在身之外,践礼则反之于身。然经文之意是“反之于礼”,非“反之于身”,故似亦不可。
(13)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标点本),何晏注、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7-158页。
(14)《朱子全书》第6册,第798页
(15)《论孟精义》,《朱子全书》第7册,第11页。
(16)《语类》卷44,《朱子全书》第15册,第1543页。
(17)《朱子全书》第7册,第410页。
(18)《朱子全书》第7册,第411页。
(19)《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3、372页。
(20)除了与韩持国的讨论之外,明道同王荆公也有著名的“对塔说相轮”的讨论,也是在讲“说道”与“体道”的区别。参见《二程遗书》卷1,《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页。当时学者虽已经有了求儒家之道的追求,但是仍然没有开启儒门工夫论的维度。二程受教于濂溪,濂溪《通书·圣学》篇言“无欲”为学圣之要,亦教二程寻孔颜乐处,学颜子之所学,此即是理学工夫论之肇始,但其文辞简奥,且影响甚微,未能建立理学工夫论。直到二程通过阐述《论语》“克己复礼”章,首先把“己”解释为私欲,讲究去私心以体道,才真正奠定了求仁工夫论的基础。
(21)以上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2-413页。
(22)《朱子全书》第16册,第2672、2666页。
(23)《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6册,第29页。
(24)朱子用“生”字、“原”字、“之私”字皆有深意,韩国儒者韩南塘对此作了分析。其理解参见谢晓东:《正本清源:韩南塘对人心道心问题的系谱学考察》,《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第19页。
(25)《正蒙·诚明》,《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2页。
(26)《朱子全书》第6册,第32页。
(27)对这封书信学界颇有讨论,因为在写这封书信之后不久,朱子在《答郑子上》中说“昨答季通书语有未莹,不足据以为说”。对此未莹处,钱穆认为是指《答蔡季通》信中的“人心道心之别,自其根本而已然”和“因季通来书主张气字太过,故答语亦不觉主张理一边太过”两方面的原因。对此,陈荣开则辨明“未莹处”只是指“不觉主张理一边太过”,并非“自其根本而已然”,陈荣开理解道心、人心自根本而言是相分的,自现实而言则相合。谢晓东则认为“未莹处”是指信中用天理人欲来谈道心人心问题,以人心等同于人欲。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2册,第213页;陈荣开:《朱子的〈中庸〉说:〈中庸章句·序〉中有关道心、人心问题的看法》,《迈入21世纪的朱子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页;谢晓东:《正本清源:韩南塘对人心道心问题的系谱学考察》,《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第23页。
(28)郑可学说明了朱子此封书信的意思,其言“《中庸序》云:人心出于形气,道心本于性命”。而答季通书,乃所以发明此意。参见《答郑子上》,《朱子全书》第23册,第2682页。
(29)《朱子语类》卷62,《朱子全书》第16册,第2012页。
(30)阳明心学即是如此工夫,如邹守益言:“圣人率性而行,无非天然自有之中。其次则感物而动,有过有不及。……礼者,天然自有之中也。非礼者,其过不及也。……礼也者,己之所本有也,故曰复。非礼者,己之所本无也,故曰勿。”按其理解,非礼即是礼之过不及的状态,其本身并无实体,只是礼的放失造成,而人若能复礼也就是本心自作主宰,则是去人欲。具体参见林月惠:《诠释与工夫:宋明理学的超越蕲向与内在辩证》,第226-227页。
(31)谢晓东注意到了道心、人心之说与天理、人欲之间存在关联性。他指出道心、人心与天理、人欲之间并不是异名同指。在他看来人心只是一个通孔的地位,若道心不为之主则人心为人欲。参见谢晓东、杨妍:《朱子哲学中道心人心论与天理人欲之内在逻辑关系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32-35页。
(3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2-263页。
(33)《文集》卷32《问张敬夫》,《朱子全书》第21册,第1396页。
(34)人心与人欲之间的关系,我们亦可以从圣贤立教和君子求仁的区别来看。自圣贤立教而言,圣贤心意固然望人人皆为圣贤,但圣贤亦承认人心与人欲不同,则又不以道德严格主义的姿态要求人,而让人能够过一种绰绰有余裕的生活。否则若时时以非天理即人欲的标准面对日常生活,若非圣贤,常人几无立足之地也。然自道理自身而言,人心毕竟是形气之私,终非天理当然,故求仁者终欲求以理对形气之私的裁成。
(35)以上参见《朱子全书》第6册,第29、168页。
(36)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28,《四库提要著录丛书》第12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年,第430页。
(37)《朱子语类》卷41,《朱子全书》第15册,第1450页。
(38)陈北溪言:“耳、目、鼻、口、四肢五脏之欲即所得气形之私而主于有我,即所谓己者,而气质所禀有杂糅之不齐则欲之所感又有浅深之不一矣。”参见陈淳:《北溪大全集》卷7,《宋集珍本丛刊》第70册,第43页。
(3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第266页。
(40)韩国儒者丁茶山则认为克己之己为人心,由己之己为道心,克己复礼即是道心克人心。其说以人心道心分说两个己字,同一己字即具有不同面向,以己克己并无矛盾。具体参见黄俊杰:《丁茶山对〈论语〉“克己复礼”章的诠释及其思想史定位》,《东亚视域中的茶山学与朝鲜儒学》,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42页。
(41)《朱子全书》第6册,第167页。
(42)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1页。
(43)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44)《朱子全书》第6册,第167页。
(45)《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6册,第407页。
(46)唐文治:《四书大义》(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40页。
(47)《语类》卷41,《朱子全书》第15册,第1465页。笔者对原文标点有改动。
(48)藤井伦明:《朱熹思想结构探索——以“理”为考察中心》,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年,第47页。
(49)唐文明:《本真性与原始儒家“为己之学”》,《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65页。
(50)王波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夏震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6页。
(51)《语类》卷41,《朱子全书》第14册,第1453页。
(52)丁纪:《〈大学〉在〈四书〉序列中的位置》,《四川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59页。
(53)《正蒙·大心》,《张载集》,第25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