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思想系统的结构性还原——《天人三策》的政治哲学解读
A Rest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Dong Zhongshu?s Ideological System——An Interpretation on Three Strategies of Tian and Ma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作者:黄玉顺;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30(05):-39-5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董仲舒;儒家;还原;灾异;天人三策;皇权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灾异"说是理解董仲舒思想体系之整体结构的核心枢纽,因为他正是通过解释"灾异之变"现象来臧否政治而引申出自己整个思想系统的三大板块及其关系:一是降灾异者,即神圣界的超越之"天";二是受灾异者,即世俗界的皇权;三是言灾异者,即作为前述两者之中介的儒家。灾异说的意图是现实政治批判,由此引伸出董仲舒的人性论和"义利"观;灾异说的神圣根据是"外在超越"的至上神;灾异说的主体是作为天意代言人的儒家。然而灾异说的政治理想却是皇权帝国之"大一统"的完善,这恰恰是对前述儒家神圣代言人的主体独立性的解构,从而也是对"灾异"说本身的解构,因而促使后世儒家转向"内在超越"。
参考文献
① 参见黄朴民:《〈春秋繁露〉的真伪与体例辨析》,《齐鲁学刊》1990年第2期,第25-28页。
②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下文凡引《汉书·董仲舒传》,不再注明出处。
③ 《董仲舒传》称:“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馀万言”;另见《汉书·艺文志》,其《六艺略·春秋类》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其《诸子略·儒家类》著录“董仲舒百二十三篇”。然而这些著录与传世《春秋繁露》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事实上,书名《春秋繁露》迟至唐初才出现(见《隋书·经籍志一》,中华书局1973年版);而该书最早版本则是迟至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的刻本。因此,《春秋繁露》究竟是否董仲舒之作,向来存疑(参见张志康:《董仲舒建立新儒学质疑》,《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其中“《崇文书目》颇疑之,而程大昌攻之尤力”(《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九《经部·春秋类·附录〈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97年版);此外著名学者还有晁公武、欧阳修、楼郁等。例如《春秋繁露》之中“五行”九篇,日本学者庆松光雄、美国学者Sarah A Queen等都提出种种质疑(参见江新:《〈春秋繁露〉五行诸篇真伪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总之,《春秋繁露》的作者,迄今实无定论。
(1)朱熹:《与延平李先生书》,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82页。
(2)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87页。
(3)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汉书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24页。
(4)颜元:《四书正误》卷一,《颜元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63页。
(5)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上,马其昶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6)《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庸》,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634页。
(7)朱熹:《中庸集注·右第三十章》,《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页。
(8)参见黄玉顺:《亚洲和平繁荣之道——生活儒学价值共享》,《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1期,第9-13页;《儒家自由主义对“新儒教”的批判》,《东岳论丛》2017年第6期,第39-44页。
(9)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二》,《船山全书》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299页。
(10)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2页。
(11)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第376页。
(12)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363-364、368页。
(13)张载:《张子语录》中,《张子全书》卷十一,林乐昌编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59页。
(14)左丘明:《国语·周语》,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6页。
(15)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4页。
(16)桓宽:《盐铁论·本议》,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页。
(17)《诗经·小雅·南山有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388页。
(18)《庄子注疏·天道》,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49页。
(19)贾谊:《过秦下》,吴云、李春台:《贾谊集校注》修订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20)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95-697页。
(21)王充:《论衡·定贤》,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22页。
(22)葛洪:《抱朴子·博喻》,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71页。
(23)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序》修订本,顾颉刚编审,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762-3764页。
(24)章太炎:《与柳翼谋论学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64页。
(25)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增订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第171页。
(26)董仲舒:《士不遇赋》,袁长江主编:《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7)黄玉顺:《生活儒学的内在转向:神圣外在超越的重建》,《东岳论丛》2020年第3期,第160-171页。
(28)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4页;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97页。
(29)张载:《张子语录》上,《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11页。
(30)黄玉顺:《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的两个教条——关于人本主义的反思》,《学术界》2020年第2期,第68-76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