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性重构
Histor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with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作者:刘同舫;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30(05):-5-1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系;历史性重构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19ZDA003)
中文摘要
全球治理体系是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制度性回应,隐含在其背后的资本扩张本性伴随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而逐渐显露。全球治理体系利用制度化、技术化的手段,在实践中以"治理"之名行"统治"之实,远非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万能灵药"。由于受自身理论内在单一的统治意识、实践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参与主体之间话语权失衡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全球治理体系正日益暴露出忽视甚至无视世界历史运行规律和全球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缺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从人类历史的具体性阶段和总体性维度相统一的视角,实现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性重构,通过增进全球价值共识、树立共同利益至上的意识、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保障参与主体平等协商的权利、划定责任范围以及搭建全球治理的实践平台等手段为全球治理秩序的良性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全球化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两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动力之源,具有根本性,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物质性支撑;后者是前者的阶段性文明结晶,具有衍生性,为前者的发展提供价值正当性论证。表征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内容”决定并支配表征生产关系的“社会形式”,而“社会形式”对“物质内容”又必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2)门洪华:《应对全球治理危机与变革的中国方略》,《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第36-46页。
(3)何亚非:《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8页。
(4)王毅:《试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及制度建设》,《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8期,第5-11页。
(5)全球治理体系诞生于全球化历史进程之中,它在某种程度上维系了数百年全球化发展进程所造就的不合理的世界市场,并使其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主导全球化建立起“中心—边缘”式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红体系,将世界市场的不合理性进一步扩大化。
(6)蔡拓:《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94-106页。
(7)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美国至上”案例。美国曾经是《巴黎协定》前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结方,但当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美国最终选择践踏规则,抛弃全球利益。
(8)托尼·麦克格鲁等:《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陈家刚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33-42页。
(9)参见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442-443页。
(10)卓立:《历史性的历史:现象学的新理性主义》,《学术研究》2018年第4期,第26-3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12)贺来:《辩证法的命运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43-50页。
(13)参见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7-128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