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各民族使用进口传统药物(药材)的品种分析及建议
Species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f exotic materia medica of the each ethnic in modern China
作者:贾敏如;李心怡;卢晓琳;马逾英;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9,34(04):-413-420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中国;近代;各民族;进口药物(药材);品种分析;质量标准;分布;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编号:ZYBZH-Y-SC-42-4)
中文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多方面整理分析了近100多年来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进口药物(药材)的品种、发展及其分布特点。中国进口药材可能是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等,甚至可能是中国一直出口的品种。当今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进口药材大约有110余种;历代进口药材品种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南亚、东非(主为阿拉伯香药类)和东南亚(主为进口南药类)地域的国家,即处于中国南部边境外的热带及赤道地域的国家,也是集中在历史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现提出了20余个药材品种,供国家修改及新制订"进口药材质量标准",以及参与"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品种遴选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贾敏如,王甜甜,卢晓琳,等.我国使用进口传统药物(药材)的历史(春秋至明清)和品种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9):1659-1667.
[2]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M].民国世界书局,1935.
[3]赵橘黄,徐伯鋆.现代本草生药学[M].上册. 1934.
[4]叶三多.生药学[M].下册. 1937.
[5]於达望.国药提要[M].杭州:新医书局,1951.
[6]贾敏如.国际传统药和天然药物[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7]薛愚.中国药学史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8]楼之芩,徐国均.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9.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S]. 197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S].第一册,1995.
[13]贾敏如,张艺.中国民族药辞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14]耿东升.维吾尔医药基本理论及药物的研究进展(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3:9-14.
[15]魏爱华,田金改.进口南药“药材”质量标准与药用安全监管现状[J].中国药事,2012,26(8):806-808.
[16]王宇真,吕如民,韩勇彬.维吾尔医药资源及药物学说简介[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316-317.
[17]霍卫. 2011年我国与中东地区中药贸易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3):47-49.
[18]霍卫,任芳. 2011年我国甘草进出口贸易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3):50-52.
[19]柳燕,于志斌,姜丽,等. 2014年中药商品进出口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3):257-261.
[20]刘勇,肖伟,乔晶,等.中药和一带一路[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91-93.
[21]张新国,井余霖,李国静.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药用植物研究开发概况[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6,11(5):212-215.
[22]尚志钧,井乾良,郑全生.历代中药文献精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23]贾敏如,张艺,杜鹃.值得重视的藏药特色[J].中草药,2014,41(2):326-328.
[24]张珂.浅谈中药材进出口边境贸易的策略[J].中国药房,2001,18(2):79-80.
[25]么厉,肖深鹰,刘铜华.国内外中药市场分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26]刘海波,彭勇,张新国,等.中南半岛药用植物资源系统建设[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6):924-927.
[27]袁昌齐,肖正春.世界植物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8]于志斌. 2013年中药进出口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2):151-153.
[29]刘铜华,肖诗鹰.国内外中药市场分析[M].第二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0]白吉庆,林青青,黄璐琦.“丝绸之路”初探[J].中国现代中药,2014,18(6):793-796.
[31]柳燕,于志斌,姜丽,等. 2015年中药商品进出口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2):225-228.
[32]闫庆松,于志斌. 2013年美国草药类膳食补充剂市场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0):840-843.
[33]霍卫. 2011年我国对拉美市场中药出口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1):56-58.
[34]李书渊,刘心纯.现今进口降香并非印度黄檀心材[J].中草药,1998,29(6):406-408.
[35]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第四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58.
[36]清·魏源.海国图志[M].湖南:岳麓书社,199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