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小说中的“仙境”:文士与道士构建之比较
On the Fairyland in Novels of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ti and That of the Taoist
作者:葛焕礼;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6(01):-74-9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晚唐五代小说;仙境;杜光庭;司马承祯;洞天福地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庙堂和江湖之间:晚唐五代宋初的儒士与道流——社会史视野中两者的生存状态及相互关系”(10YJC770025)
中文摘要
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以"洞天福地"为代表的道教仙境教理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无论仙境场域类型的比较,还是与司马承祯、杜光庭"洞天福地"关系的比较,皆显示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仙境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合性和关联性,这或许表明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仙境的设置,受到道教仙境教理说的影响应该远较之前文学传统中的仙境说大;再加杜光庭大规模抄编文人小说之事实,表明当时文人与道教界有着广泛的思想融通和知识交流。另一方面,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有着鲜明的世俗特色;杜光庭的狭义"洞天福地"系统之构建,严格遵循了道教内部的教理传统,几乎未受到文人小说仙境说的影响,而且除着重表达"二十四化"外,并未特意用仙境的形式在其小说中阐扬其他洞天福地;他突破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而将十洲三岛、仙地两界五岳及诸神山海渎等仙境组合纳入其广义"洞天福地"系统,又显然受到世俗仙境传说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 关于唐代的历史分期及各期的起讫时段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所谓的“晚唐”,乃借鉴文学史界(如傅璇琮、蒋寅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的说法,指始自穆宗长庆元年(821)、终至唐王朝覆亡的哀帝天祐四年(907)这86年的历史时段。李丰楙《从误入到引导:唐人小说游仙类型的传承与创新——一个“文学与宗教”的观点》一文附录唐五代游仙笔记小说篇目100则,其中作于晚唐五代的约有85则(参见李丰楙:《仙境与游历:神仙世界的想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440-443页)。
② 该文发表于“唐代文学与宗教”学术研讨会(香港浸会大学,2002年5月28-30日),后收入李丰楙《仙境与游历:神仙世界的想象》一书。
③ 该文发表于“唐代文学与宗教”学术研讨会。
④ 许雪玲:《唐代游历仙境小说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4年。
⑤ 李丰楙:《六朝道教洞天说与游历仙境小说》,《仙境与游历:神仙世界的想象》,第351页。
(1)三浦国雄:《安坚〈梦游桃园图〉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国雄道教论集》,王标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69页。柏夷(Stephen R.Bokenkamp)认为,“见载于成书于3世纪末或4世纪初的《灵宝五符经序》”的“一则游历洞天的故事,直接成为陶潜(365—427)所著《桃花源记》的灵感来源”。柏夷:《桃花源与洞天》,《道教研究论集》,孙齐等译,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第160页。
(2)对此过程的梳理分析,可参见三浦国雄《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国雄道教论集》第四部第二章《论洞天福地》、李丰楙《六朝道教洞天说与游历仙境小说》、张广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从生态学视角》(郭武主编:《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李丰楙:《从误入到引导:唐人小说游仙类型的传承与创新》,《仙境与游历:神仙世界的想象》,第406页。三浦国雄先生在著作《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国雄道教论集》中,多次用“异次元的世界”来指称道教的仙境“洞天福地”。
(4)此处作为统计对象的“仙境”,有如下规定:1.皆出自世俗文士的小说;2.严格限定为仙人所居之场所,不包括神界,月宫、龙宫等亦排除在外;3.沈汾《聂师道》叙述聂师道入衡山访蔡真人,先后到达蔡真人之子和蔡真人的住所。前者的景象是“东行十余里,遥望见草舍三间,有篱落鸡犬”,是普通住宅的样子;后者的景象是“随行数里,忽见草舍两间,甚新洁,有牀席,小铛燃火煎汤,俨若书生所居”,乃一修行之所,故本文将其分属两种不同类型的仙境。皇甫氏《采药民》所述的穴中村落仙境和腾云驾鹤而至的玉皇城阙,亦如此处理。
(5)今本《北梦琐言》未载此篇,后世文献所引其中内容,出自刘崇远《耳目记》,李时人据此认为“或本篇原出于《耳目记》”,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881页。
(6)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34页。
(7)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六八,第423页。
(8)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七三,第459页。
(9)牛僧孺:《幽怪录》卷一,陈应翔刻本。
(10)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七三,第459-460页。
(11)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八,第124页。
(12)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八三,第3057-3058页。
(13)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四二,第267页。
(14)关于该书的成书时间,严懋垣“据其文体凌乱——首尾类自述体,而中间则显系第三人追记之辞,且称谓混淆——不称朔而称方朔,又引据鲁迅之说,推定为‘六朝晚期道教建立之后,好事之士依托而成’”。李丰楙《〈十洲记〉研究——十洲传说的形成及其演变》认为乃由“王灵期等一类造构者”利用流传下来的河图类地理纬书资料,又“联贯《汉武内传》的真形图说”“在东晋太元末至隆安年间造制”而成。李丰楙:《仙境与游历:神仙世界的想象》,第266、273、274页。
(15)方韬译注:《山海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5、234页。
(16)如《博物志》卷二“外国”篇记载一“驩兜国”,“其民尽似仙人”,王根林等校点:《博物志(外七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页;《拾遗记》卷九记载一“频斯国”:“其国人皆多力,不食五谷,日中无影,饮桂浆云雾。”王根林等校点:《拾遗记(外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8页。
(17)周作明点校:《无上秘要》卷六“洲国品”,引自《洞玄灵宝经》,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88页。
(18)关于陶渊明“桃花源”意象的来源,三浦国雄在陈寅恪提出的受启发于现实中的“坞”一说之外,认为“当时道教徒所梦想的‘洞天福地’说也是桃花源的基础之一”。三浦国雄:《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国雄道教论集》,第392、403页。此外,当时道俗间的这种乐园式乌托邦说,也当是“桃花源”意象的来源之一。
(19)如葛洪《抱朴子》引《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居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二《论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页。
(20)陶弘景:《真诰》,赵益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页。
(21)王家葵:《登真隐诀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12页。
(22)李丰楙:《曹唐〈小游仙诗〉的神仙世界初探》,《忧与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09页。
(23)陶弘景:《真诰》,赵益点校,第254、244、248页。
(24)陶弘景:《真诰》,赵益点校,第196页。
(25)金明七真:《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置观品四”,《道藏》第2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44-745页。
(26)即认为仙境中有一个作为辖治之主的仙主。这一观念起源甚早,如《穆天子传》中有昆仑山之主西王母;《海内十洲记》中,玄洲“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沧海岛上“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所治”,方丈洲上“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处”,扶桑岛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
(27)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5、96页。
(28)陶弘景:《真诰》,赵益点校,第195页。
(29)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序》,张君房辑:《云笈七签》卷二七,李永晟点校,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608页。
(30)周作明点校:《无上秘要》,第268页。
(31)张君房辑:《云笈七签》卷二七《洞天福地》,李永晟点校,第620页。关于这三处福地的位置,潘雨廷认为:“唐属河南道海州东海外之岛屿。今在江苏连云港外,在海中之岛屿,然不可能确指为某岛。”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39页。
(3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二“其名山则有终南”条引宋敏求语,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254页。
(33)因为位于终南山北面山脚下的长安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文人汇聚之地,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用“南山”指称终南山。上表所列小说中,薛用弱《赵操》、卢肇《马士良》和皇甫氏《张仲殷》即如此。另外,有些小说未说明事情发生的地点,仅有的地点信息是主人公“南游”或“入蜀”,“因行山道”而遇仙。这种情况下作为主人公经行之地的“山”,往往亦指终南山。如裴铏《许栖岩》叙述许栖岩自长安入蜀,“洎登蜀道危栈,栖岩与马,俱坠崖下”,入一洞穴,所至乃终南山中的太白洞天。张读《柳光》叙述柳光“尝南游,因行山道”而误入仙境,其所经之山,亦当是终南山。
(34)从字面上看,两者间有26处不同,但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所载的第三十三福地“灵山”,位于“信州上饶县北”,与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所载的位于“饶州北”的第二十八福地“灵应山”名称、位置相近,疑是同一山,故此处以25处计之。
(35)苏鄂2篇小说的撰写年代约与杜光庭编撰小说的时间相仿;上文所列的60篇小说,皆撰于杜光庭编撰之前,之后所列的12篇小说,大约皆撰于杜光庭编撰之后。因非论析所必要,故文中不作此前后区分,在分析晚唐五代小说仙境与杜光庭洞天福地的关系时,乃笼统以整体视之。
(36)如临近长安的终南山有12处,华山有3处,太白山有2处;洛阳有2处,临近的嵩山和王屋山各有1处;扬州有2处,临近的茅山有2处。
(37)如李商隐《牡丹》:“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韦庄《王道者》:“三岛路岐空有月,十洲花木不知霜。”数量尚多,兹不具录。
(38)孙亦平:《杜光庭评传》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07页。这几部作品中,《王氏神仙传》和《仙传拾遗》已久佚,传世的《神仙感遇传》《道教灵验记》《墉城集仙录》和《录异记》“均非原本,各有缺失”。罗争鸣在严一萍《道教研究资料》第一辑(台湾:艺文印书馆,1974年)、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等的辑佚、研究基础上,对这几部作品作了全面的辑佚、校点整理,连同杜光庭的其他几部著作,汇成《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一书。本文即据此整理本解读、引证杜光庭的小说,但在点断方面或有不从。
(39)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425页。据孙亦平考证,“杜光庭可能曾三次入蜀:第一次在丙申年(876)之前,第二次是在中和元年(881)随唐僖宗入蜀,第三次则是在光启二年(886)再次随唐僖宗从驾兴元,后留在了蜀地”。孙亦平:《杜光庭评传》上,第79页。罗争鸣此处所谓“入蜀之前”,当时指杜光庭第二次入蜀之前。
(40)孙亦平:《杜光庭评传》上,第105页。
(41)据罗争鸣考证,《录异记》“成书于前蜀乾德三年(九二一)左右”,《道教灵验记》的成书下限“可定在哀帝天祐元年(九○五)”,《墉城集仙录》“编撰于杜光庭入仕前蜀时期,具体纪年不可考”,《王氏神仙传》“概撰于前蜀后主时期”。分别见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上册,第11、152页;下册,第563、883页。
(4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四“《录异记》八卷”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7页。
(43)罗争鸣:《云笈七签卷113(上)所收14则仙传归属质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第50页。
(44)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上,第154-155页。
(45)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446页。
(46)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6页。
(47)杜光庭:《仙传拾遗》卷二《阳平谪仙》,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813-814页。
(48)如杜光庭《仙传拾遗》卷二《申元之》篇借申元之之言云:常人死后经太阴炼形,“即为地仙,复百年迁居洞天矣”。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810页。
(49)如《吴淡醋》中的韩山人欠吴氏五十万钱,“未得升天去”,他与吴氏交接,是要还其宿债。另外两篇小说中仙人与主人公交接,都含有托其做事的目的。
(50)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五《僧悟玄》,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496页。
(51)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五《薛逢》,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493页。
(52)有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的第十二福地灵墟、第十五福地若耶溪。
(53)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上,第383页。
(54)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九《王妙想》,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下,第713页。
(55)傅飞岚(Franciscus Verellen):《二十四治和早期天师道的空间与科仪结构》,吕鹏志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2页。
(56)具体体现为“二十四治是司命神所在地”,负责保存治民的“命籍”。其神学原理是:教士将治民“录籍传达给负责相关家庭成员的司命神,以保证他们受到护佑。通过将一个人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和与二十四治之空间分布相关的天干地支联系起来,教团每个成员的本命被系于一个特别的圣地和相应的星宿”。傅飞岚:《二十四治和早期天师道的空间与科仪结构》,《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七辑,第232页。
(57)杜光庭的这一意图在其小说中有着显明表达,如《录异记》卷二《黄齐》借老人(仙人)之言云:“蜀之山川是大福之地,久合为帝王之都。多是前代圣贤,镇压岗源,穿绝地脉,致其迟晚。……又‘蜀’字若去虫著金,正应金德久远,王于西方,四海可服。”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上,第33页。
下一条:论北宋的黄老思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