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化呈现到体系性构建:判例运用视角下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From Assessment to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ses Assess Catalog from a Utilization Perspective
作者:李鑫;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7(02):-161-17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判例检索系统;判例运用;信息化;法律人工智能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成文法体制下判例运用的理论与实践”(18ZDA138);;
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人文社科类)项目“多源异构法律信息融合研究”(2018hhf-05)
中文摘要
判例检索系统是以司法机关已生效的判例文本或信息作为对象的查询和检索系统。判例检索系统的蓬勃发展是判例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其在激活判例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司法机关主导建设型和商业机构主导建设型两种。为数众多的判例检索系统在收录判例的来源、数量、采用的技术路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并在基础数据质量、信息抽取和关联、可视化呈现和检索公平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判例检索系统最初的功能预设是实现判例的信息化呈现,目前则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判例检索系统中的应用、建设模式的改变等将功能定位升级为促进判例体系的构建,并将判例检索系统发展为判例知识库,使得检索系统中的知识和技术赋能更多业务和应用。
参考文献
① 顾培东:《判例自发性运用现象的生成与效应》,《法学研究》2018年第2期,第76页。
(1)李振贤:《我国司法判例研究状况的实证分析——以211篇学术论文为样本》,《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110页。
(2)武树臣:《寻找中国的判例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09页。
(3)我国目前已有的判例检索系统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案例与裁判文书数据库、北大法意、Alpha案例数据库、威科先行、法信、元典智库、无讼、理脉、把手案例、聚法案例、Openlaw、法律家、汇法网、律商网、法律图书馆、见微搜索、世界法律指南、万律中国等。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法发[2017]11号)。
(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法发[2019]8号)。
(6)中国裁判文书网始建于2013年,目前已经是全球体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裁判文书公开网站。参见人民法院报评论员:《近125亿次的访问量说明什么》,《人民法院报》2018年1月3日,第1版。
(7)中国法律服务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收录的案例类型十分丰富,其中既有公共服务方面的案例,也有经法院审理后的判例。
(8)陈良飞、常国水:《中国裁判文书网如何助力反腐调查报道?》,《新闻战线》2018年第21期,第105页。
(9)中国应用法学数字化服务系统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导建设,还未正式上线,但相关出版物已经先行出版,参见曹士兵主编《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丛书,法律出版社2019年已出版第一批7册。
(10)有关知识变现和知识传播载体的研究,参见江中原:《知识变现解决方案》,北京:金城出版社,2019年,第67-90页。
(11)中国审判案例数据库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建设,主要数据来源是国家法官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纂的历年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12)参见人民法院出版社法信编辑部:《劳动合同纠纷司法观点与办案规范》,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
(13)天同码系列书籍最大的特点在于设定了天同码这样一套判例的标签体系,借助这套标签体系可以便捷地完成判例查找。参见陈枝辉、蒋勇主编:《天同码:中国商事诉讼裁判规则》,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
(14)法信由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和人民法院出版社共同建设,其中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主要负责数据和设计;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技术;人民法院出版社提供已经出版的众多法律实务书籍的版权,实现知识支撑,是一种比较全面和均衡的合作开发模式。
(15)参见何灵巧等:《法律信息资源研究与实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16)王利明:《法学应当步入知识融合时代》,《北京日报》2019年9月2日,第15版。
(17)左卫民:《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类案类判》,《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2期,第27页。
(18)杨金晶、覃慧、何海波:《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中国实践——进展、问题与完善》,《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6期,第125页。
(19)参见沈德咏主编:《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行政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
(20)陈琨:《类案推送嵌入“智慧法院”办案场景的原理和路径》,《中国应用法学》2018年第4期,第91页。
(21)胡晓凡、李红勃:《浅析英美判例法的检索方法——以“哥斯布赖瓦公寓大厦”案为例》,《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4年第Z1期,第66页。
(22)冷罗生:《日本法律类文献的检索与收集方法》,《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第2009年第4期,第21页。
(23)孙跃:《日本司法判例援引技术初探及启示——基于民事判例的考察》,《海峡法学》2018年第2期,第94页。
(24)林燕萍主编:《信息素养与法律文献检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年,第129页。
(25)理查德·A·波斯纳:《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邓海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
(26)王昶编著:《美国法律文献与信息检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郭富雷导言,第1页。
(27)高尚:《司法类案的判断标准及其运用》,《法律科学》2020年第1期,第33页。
(28)刘鸿霞:《法律文献信息检索理论与实例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07页。
(29)曼宁、拉哈万、舒策:《信息检索导论》,王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第1页。
(30)理查德·波斯纳:《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苏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7-68页。
(31)赵彦:《司法裁判文书的网络检索路径》,《学术交流》2015年第5期,第130页。
(32)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年,第126页。
(33)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13页。
(34)吴元元:《司法无言之知的转化机制及其优化——案例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反思》,《法学》2019年第9期,第82页。
(35)张承兵:《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探索》,《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12期,第103页。
(36)参见李岩:《判例检索之“术”》,《中国律师》2018年第1期,第66-67页。
(37)参见理查德·波斯纳:《各行其是:法学与司法》,苏力、邱遥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70页。
(38)参见万发文、蒋静芬:《类案检索机制的构建技术及应用分析——基于法官需求角度的实证分析》,《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第147-148页。
(39)陈兴良主编:《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93页。
上一条: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其破解
下一条:表述困境:《北京政变》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