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以“新闻”为起点——试析《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理论构造
Why “We” Starts from “News”——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Our General Argument about Journalism
作者:朱至刚;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27(02):-106-11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陆定一;“新闻”;新闻学;理论构造;延安时期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内在构造和学理意蕴可以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审视。通过以文本细读、比较阅读和历史理解为路径的综合剖析可以发现,这篇经典文献在以列宁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为立场的范式内,给出了既逻辑自洽又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新闻学理论,而非仅是新闻理论。文中对"事实"概念的把握在路径上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并将之有机地融汇。正是在这样的构造方式下,陆定一以"新闻"而非"报刊"为起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化思考,更避免了视野因"专业化"而碎片化。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全面成熟,既为此间学理的相对完备奠定了方法论上的指引,也为它的提炼和贯彻提供了组织力量的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①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解放日报》1943年9月1日,第4版。本文论述中所引原文皆出此文献,不逐一标注。
② 第一类论述数量众多,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新闻”加“定义”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就可获得近六千条结果,而涉及对新闻做出定义的有近六百条,其中大多数会对陆定一的定义进行引述和评析。第二类的代表作有黄旦:《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第24-37页;陈力丹:《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7-21页;齐爱军、郑保卫:《陆定一新闻思想的知识社会学考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第24-28页。
③ 在这方面,社会学界的省思尤为显著。仅在中文文献中,即可参阅苏国勋、熊春文《见证中国社会学重建三十年——苏国勋先生访谈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5-19页)、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33-45页)、赵鼎新《从美国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到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探究》(《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第17-40页)等论著。第一篇文献中提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将“社会学理论研究室”更名为“社会理论研究室”,堪称学科建制研究的典型个案,而后两篇文献对“社会学理论”是如何被作为被期待之物提出以及如何在形态上和“社会理论”区分做出了绵密的探讨。
(1)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74页。列宁的这两处阐释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参阅贺祥林、吴晓东《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的逻辑解析》(《江汉论坛》1992年第3期,第38-42页)、贺祥林《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的缘由之反思》(《江汉论坛》2010年第10期,第55-60页)、安启念《列宁的物质定义与“感官提示说”——从列宁物质定义的译文谈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1期,第41-45页)等论著。
(2)徐宝璜:《新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5页。
(3)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44页。
(4)可参阅卢毅:《20世纪三十年代的“唯物辩证法”热》,《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3期,第45-53页。
(5)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页;卢卡奇:《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杜智章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5-196页。
(7)徐宝璜:《新闻学》,第15页。
(8)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献汇集》(一九四五年)甲6,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17页。转引自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第21页。
(9)转引自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第7页。
(10)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委员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册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11)是年全国根据地人口和党员数量,出自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27页。
(12)陈廉:《抗日根据地发展史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转引自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1页。
(13)孟幻奇:《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基层党组织发展研究——以太行及晋西北根据地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第11页。
(14)数据转引自李里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支部研究:以山东根据地为例》,《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第55、56页。
(15)数据转引自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第21页。同年陕甘宁边区除去部队、机关、学校人口数量,参见《陕甘宁边区建设简述》(1944年6月),《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第8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4页。
(16)据《党员数量质量统计表》(《中央党务公报》1943年第5卷第5期,第45-49页),不算中央党部直属的50634人,四川省在1942年6月,国民党员数量为217655人。同期,四川全省人口约5000万(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2页)。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虽说以重庆为“陪都”,但范围仅及现在的重庆主城区。
(17)李文:《试论陕甘宁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新闻研究资料》第60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55页。
(18)朱民编著:《大众日报五十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19)隋光勋:《报纸鼓舞着我们和地主斗争》,《青年记者》第7期(本报十一周年纪念专刊),1949年,第22页。
(20)李文:《试论陕甘宁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新闻研究资料》第60辑,第155页。
(21)《鲁中区工农通讯运动》,《大众日报》第919期,1945年10月4日,第4版。转引自范晓苹:《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工农通讯运动研究——以〈大众日报〉(1943年至1949年)为中心的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6年,第20页。
(22)本报编辑部:《一年来本报通讯工作回顾》,《青年记者》第7期(本报十一周年纪念专刊),第4-9页。
上一条:清末巴县胥吏谭敏政
下一条:企业环境话语建构方式对公众态度的影响——基于两种绿色广告诉求的对比分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