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近代史叙事的转型——兼对一种流行观点的商榷
The Shift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A Discussion on a Popular View
作者:傅正;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20,231(06):-51-61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范式危机;革命史观;现代化研究;保守主义叙事;反帝反封建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讨论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代史研究转型,就不能不谈及"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和"后现代范式"。按照流行的见解,40年来的学术发展先是"现代化范式"逐步代替"革命史范式",后有"后现代范式"起而挑战"现代化范式"。这样的划分简洁明了、整齐划一,然而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不可能如此齐整。1980年代学界争论的焦点在于"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谁才是革命的阶级",而"现代化范式"的说法是1990年代中后期保守主义史观兴起后的产物,后者无法涵盖前者。"后现代范式"虽在表面上否定了革命史叙事,但其源头却与中国的革命思想具有潜在联系。总之,近代史研究的转型不是后一种范式否定前一种范式的断崖式跳跃,而是前后相系、不断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① 本文述及的“近代史研究”下限至1919年五四运动,而不是现在通行的1949年。
② 周东华:《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与吴剑杰、龚书铎等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第103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8、72页。
(2)德里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第135-141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9页。
(4)雷颐:《总序:为了前瞻的回顾》,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上册,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第2页。
(5)龚书铎等:《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问题争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6)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80页。
(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第100页。
(8)参见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围绕“以一元多线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的讨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5-20页;周东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对两种批评意见的反批评》,《学术界》2002年第5期,第115-125页;周东华:《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与吴剑杰、龚书铎等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第83-108页。
(9)刘放桐等编著:《新编西方现代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0页。
(10)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11)郑师渠:《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9页。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杨念群教授,如他所言,“从严格意义上讲,当下的近代史研究,不仅客观上并不存在所谓‘两个范式’的较量;而且事实上也不存在库恩所说的‘范式’”。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12)参见马敏:《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10页。
(13)夏明方:《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新陈代谢》,《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14页。
(14)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2页。
(15)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第183页。
(16)赵庆云:《近代中国主叙事的源起、流变与重构——评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第125页。
(17)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第97页。
(18)赵庆云:《近代中国主叙事的源起、流变与重构——评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第123页。
(19)刘大年:《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第9页。
(20)赵庆云:《“三次革命高潮”解析》,《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第89页。
(21)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1页。
(22)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23)马克思:《中国纪事》,《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116-117页。
(24)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第32页。
(25)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30页。
(26)李时岳:《马克思主义的再学习和历史的再认识》,《史学集刊》1982年第2期,第3页。
(27)李时岳:《洋务派的历史任务及其他》,《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174页。
(28)参见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22-132页;李时岳:《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52-60页。
(29)参见汪敬虞:《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第51-61页;王植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之探究——与李时岳、杜经国等同志商榷》,《承德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第46-50页。
(30)林华国:《也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与半封建化之间的关系——李时岳“两种趋向”论质疑》,《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43页。
(31)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36页。
(32)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齐思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9页。
(33)沈渭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3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第2页。
(3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第16页。
(36)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谢钟琏译,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4页。
(37)事实上,早在1962年,中国方面就作为“内部读物”翻译了该书,其时据罗斯托出版它不过两年。参见《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
(38)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8、50页。
(39)吴英:《关于现代化的含义、规律和模式——对〈现代化新论〉几个理论观点的评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8页。
(40)参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增订再版本),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史华慈序言”,第1-6页。
(4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第67页。
(42)上述关于五四时期“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者”的论述,可参见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第284-294页。
(43)参见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序”,第1-14页。
(44)参见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5年。
(45)例如秋风:《告别五四,发现保守主义传统》,《随笔》2009年第4期,http://www.aisixiang.com/data/32396.html。
(46)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0页。
(47)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16页。
(48)赵庆云:《近代中国主叙事的源起、流变与重构——评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第121页。
(49)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54页。
(50)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4-35页。
(51)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下一条: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生培养述论(1928—1949)——以史语所档案记载为主的探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