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宪法学研究与学术共同体的使命——纪念1982宪法颁行30周年
宪法学学术共同体于宪法学、宪法本身、国家法治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宪法学研究队伍植根于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产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挫折,转而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宪法学研究的春天再次来...
2012,(06):-5-13 韩大元;胡弘弘; -
城隍崇拜在清代知县司法中的影响
古代"祀"这一活动表达的是信仰,"祀"被认为是"国之大事"。历史上,有关"祀"的各类礼制大多是逐渐被纳入国家典章制度的。城隍崇拜起源颇古,最初以民间信仰的形式存在并逐渐拥有广泛的影响,但直至明代方正式被纳入祀...
2013,189(06):-5-13 赵娓妮;里赞; -
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先进群体救国之道再转向
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以救国为表现型态的转型路径几经重大转折,最终以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为界碑,走出纯行动救国和纯启蒙救国的误区,行向启蒙与行动结合的救国之道。这一转变为推进中国社会现代...
2019,225(06):-5-17 陈廷湘; -
徐中舒先生遗札考述
古文字学家容庚旧藏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教授遗札13通,内容涉及徐中舒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容庚、徐中舒等曾共同组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重要的学术团体"考古学社",在考古学特别是古器物...
2018,219(06):-5-15 陈力; -
作为职业的诗人——宋末元初诗坛发生了什么?
在形势动荡的宋末元初,"诗人"身份发生了巨变,这可看作是"近世"的一个重要标志。士大夫强力引领着宋代诗坛本是共识,然而南宋后期"诗人=士大夫"的牢固认识或者说关系性开始呈现出改变征兆。随着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2017,213(06):-5-18 内山精也;张淘; -
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导读
王国维曾以清初、乾嘉、与道咸三点将清代学术分成三个阶段,并以“务为前人所不为”来体现“道咸以后之学新”的特色。晚清学风的明显转变影响到后来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领域里影响最大的是梁...
2006,(05):-5-15 罗志田; -
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片断反思
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大陆史学发展的状况可分为初期的过渡和后期的发展两段考察。初期史学受外在时势的影响比其他时段更大,各类学术建制的改造和新建受到自上而下的关注,体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新型办事特色。研究...
2009,(05):-5-15 罗志田; -
团结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紧接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正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进行着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
1959,(05):-1-9 杜肯堂; -
对后现代艺术的反思
在后现代视角主义基础上反思后现代艺术现象并肯定了其独特价值,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历史概念的去总体化,真理概念的去总体化,生活形式的去总体化,艺术的去总体化以及当代艺术博物馆排列的后现代转向。
2007,(05):-5-11 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 -
农民增收:从实证分析到理论研究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实证与理论结合上来分析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有 :结构性因素与体制性因素 ;自然禀赋因素与市场风险因素 ;人力资源因素与农业科技运用推广因素。因此 ,改革农村...
2002,(05):-5-12 王国敏,曹萍 -
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善于创造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教育的使命。文章从转变人才观念、建立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等14个方面就进一步深化高等教...
2000,(05):-5-12 卢铁城 -
杨耀坤教授
-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史·现实·路径
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组织、干部、人才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更新观念、突破体制、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既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深...
2010,(05):-5-11 罗中枢; -
经济周期性波动与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基于中国和美国的经验分析
通过协整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与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对中美两国政府实施调控政策的偏好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
2008,(05):-5-13 李天德;曾忠东;谢志超; -
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公共生产不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的不同认识,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规模及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以农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分析模型。运...
2005,(05):-5-11 李燕凌,李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