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和团在四川的战斗史料汇编》综叙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广大劳动人民自发地反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革命斗争。义和团原来称为义和拳,是旧式农民起义的许多秘密结社的一种,自从满清政府统治中国以后,他们是坚决反清的。清朝的皇帝多次下令,特派...
1979,(02):-88-94 伍仕谦; -
中国古代指南车的分析
我国历史上有关制造指南车的记载颇多,最早有黄帝造指南车在大雾中击败了蚩尤的传说;其后,东汉张衡(约公元110年)、魏马钧(公元233年)、刘宋祖冲之(公元477年)、后赵魏猛和解飞、后秦令狐生等均造过指南车;再后则...
1979,(02):-95-101 卢志明; -
农奴钢戟亮 批孔战歌扬
恩格斯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我国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广大奴隶和农民,为了反抗统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斩木为兵...
1975,(02):-90-94 张志烈;邓运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1975,(01):-2-7 -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我代表国务院,向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从三届人大以来,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场大革命,...
1975,(01):-11-14 周恩来; -
古文字考释二则
陕西周原考古队在《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窑藏发掘简报》中说: “这批铜器中,不少铭文中带有(?)字样,我们认为:这是这一家族的徽号,这个徽号中的册册,可能是标志这一家族官职的符号。”①说“册册”是这一...
1979,(02):-102-104 彭静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从三届人大以来,国务院在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经...
1975,(01):-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的议程是:一、修改宪法;二、政府工作报告;三、选举和任命国家领导工作人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场主...
1975,(01):-15-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
1975,(01):-17-18 -
对《脂本程本校读札记》的几点意见
读了《四川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二、三期上所载《脂本程本校读札记》后,愿就所见之一斑,谈点自己的意见。首先;《札记》对程、高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地位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不公正的。《红楼梦》这部伟大...
1979,(02):-105-106+104 陈齐圣; -
关于我国历史上养猪问题的几点补正
读了《四川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二期许肇鼎同志写的《我国历史上养猪情况简介》一文,我有以下几点补正意见: 1.甲骨文中,除了文章所说的“豕”字外,还有一个“豚”字(见《甲骨文编》九·一一)和一个“彘”字(见...
1979,(02):-107 宁望德; -
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
一、殷商都邑殷人自称为商。甲骨文记商王田猎从外边回到都城,每言“入于商”甲骨文出自殷虚,这是商代的后期都邑。《纪年》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五年更不徙都。”在此以前,商人是经常迁都,不常厥居...
1979,(02):-108-112 徐中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选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现公告如下: 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千比马成杰马纯古马学礼马恒昌王世泰...
1975,(01):-18-20 -
新年献词
团结战斗的一九七四年过去了,我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地跨入了一九七五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下,过去的一年,我们胜利地进行了批林批孔运动。亿万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进一步揭露了林...
1975,(01):-21-22+24 -
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作了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
1975,(01):-31-33 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