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蕨的质量标准研究
Study on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Stenoloma chusanum
作者:段萍;徐作刚;万红才;陈明;任永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8,33(05):-519-522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乌蕨;质量标准;原儿茶酸;荭草苷;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控制;含量测定
Key words:
基金项目:贵州省黔南州科技计划项目(黔南科合社字[2016]43号)
中文摘要
目的建立乌蕨地上部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进行定性;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中的方法对乌蕨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查;采用HPLC测定乌蕨中原儿茶酸、荭草苷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10批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值分别为10. 63%、5. 14%、1. 19%、34. 80%;24批样品中原儿茶酸、荭草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 198%、0. 238%。结论所用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稳定性好,可作为乌蕨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秦仁昌.中国植物志[M].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1959:275-279.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3]陈明,王恒,赵鸿宾.乌蕨对小鼠降血糖的实验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7:33-35.
[4]任冰如,夏冰,李维林.乌韭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1):20-23.
[5]李明芳,罗娅君,李辉容.大叶金花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9,32(3):358-360.
[6]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S].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25.
[7]蔡建秀,黄艳艳,许婉珍.乌蕨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6):82-86.
[8]吴晓宁,张春椿,吴巧凤.乌蕨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3):190-191.
[9]吴晓宁,张春椿.乌蕨不同部位总黄酮和元素的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587.
[10]蔡建秀,吴文珊. 22种药用蕨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4):63-6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