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藤子的生药学鉴别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of Embelia laeta
作者:梁臣艳;梁雁;蔡毅;黎理;朱意麟;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3,28(01):-62-64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酸藤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教育厅项目(编号:201106LX274);;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项目(编号:MIy2012014)
中文摘要
目的鉴别酸藤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药材进行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结果酸藤子根木栓层内壁增厚,似石细胞样,内皮层细胞较小,内含棕色物,射线中可见类圆形的油细胞;茎、叶横切面均有离生式分泌腔;叶表面可见腺鳞。粉末中可见棕色块、油细胞、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腺鳞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鉴别为阳性反应,薄层可检出芦丁斑点。结论所用方法可为酸藤子药材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5册第十三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4-75.
[2]陈家源,卢文杰,王雪芬,等.小花酸藤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1998:13(2):95-96.
[3]蔡建秀,周海水,周天送.酸藤子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有效成分薄层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87-88.
[4]林志玲.酸藤果的营养和色素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86-88.
[5]黄晓东,黄晓昆,李美欣.酸藤子果皮色素微波法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75-10677.
[6]黄晓东,黄晓冰.酸藤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艺,2006,32(7):108-11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