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制对苍耳子中6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n six ingredients in Xanthii fructus with different parching processing
作者:朵睿;易进海;刘玉红;刘云华;陈燕;黄志芳;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5,30(06):-697-700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苍耳子;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酚酸;炒制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有毒中药毒效物质基础研究课题(2009CB522804);;
四川省科技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A-2014N-5)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炒制对苍耳子中6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苍耳子炒制后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含量明显升高;绿原酸、1,5-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酚酸类成分不稳定,苍耳子应炒至黄褐色为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5.
[2]丁安伟,龚千峰,孙秀梅,等.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6.
[3]张典瑞,王集会.苍耳子炮制历史沿革的探讨[J].时珍国药研究,1996,7(5):308-309.
[4]李涓,高天,谢子清,等.苍耳子2种提取物对正常脐带血细胞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的比较[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6):493-495.
[5]韩婷.苍耳子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品质评价[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孙艳华,洪燕,汪永忠,等.不同炮制温度、时间对苍耳子中总酚酸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8):733-735.
[7]刘赞清.苍耳子炮制工艺改进[J].中成药,1994,12:44-4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