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The experimental of synergistic ac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Radix Aconiti preparat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作者:李晋奇;彭成;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7,(02):-144-148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制川乌;白芍;配伍;增效;机理;镇痛;抗炎;免疫调节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302304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911);;
四川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04JY029-005)
中文摘要
目的从镇痛、抗炎、免疫调节3个方面研究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扭体、热板、痹证足部压痛、耳廓肿胀、痹证足部肿胀、痹证免疫脏器试验;中医风寒湿痹证模型检测炎性因子(PGE2)、一氧化氮(NO)、类风湿因子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等指标来揭示作用机理。结果制川乌配伍白芍能升高小鼠化学刺激、热刺激疼痛和大鼠痹证足部疼痛模型痛阈值,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和痹证大鼠足部肿胀,纠正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的病理变化;能升高痹证大鼠血浆中PGE2、血清中NO、血清细胞因子和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含量,降低痹证大鼠血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结论制川乌配伍白芍可部分增加制川乌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其抗炎机理可能与血浆中PGE2、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免疫调节机理可能是抑制类风湿因子和增加细胞因子来加强免疫作用;镇痛机理是可能增加中枢镇痛物质的合成。
参考文献
[1]李晋奇,王岚,彭成.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13-2014.
[2]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2,886,911.
[3]金祝秋,郑建生,彭芝配,等.大鼠风寒湿痹证模型的建立与前列腺素E2的关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1):40-42.
[4]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生化室.脑组织中5-HT、5-HIAA、NE、DA的同时提取和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J].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7:38-42.
[5]秦林,彭欣.论寒热配伍在痹证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112-1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