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概况
作者:陆彬,温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2,(04):-218-221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吲哚美辛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概况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在吲哚美辛新热型、新制剂方面的研究概况,从口服缓释、直肠缓释、透皮缓释以及其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评述,涉及的新剂型、新制剂有:微囊型、包衣小丸、渗透泵、微丸、包芯片、骨架型、透皮治疗系统、注射型、眼用型、滴丸、脂质体泥敷剂、包合物以及前体药物制剂等内容,以期减轻吲哚美辛的不良副作用,更好地发挥吲哚美辛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主编。新编药物学北京:第十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213。
2. 陈荣山,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0;10(8) :349。
3. 温以良,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0;10(2) :69.
4. Alvan,et al.Clincol Pharmacol Ther 1975;18:364.
5. Carless JE,et al.J.Pharm.Pharmacol 1981;33(5) :336.
6. Rome JS,et al.J.Pharm Pharmacol 1981;33(9) :561。
7. Yutaka Takeda,et al.chem pharm Bull 1981;29(1) :264
8. 李端,等。药学学报 1985;20:387。
9. 朱明,等.中国药理学报通讯 1986;2:31。
10. 侯惠民。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2;2:265。
11. Colombo paolo,et al.Eur Pat.Appl.Ep 167,958(CLA。61K9247
12. Ghorob MM,et al.J.Pharm.sci 1987;28:345。
13. Gumasinghan ML,et al.J.Contro Release 1989,8:211。
14. Wo 8700-044-A(1987) 。
15. 王高峰,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8;8(1) :4。
16. 王高峰,等。中国药学杂志 1990;25(9) :536)
17. Nakawa T,et al.Chem Pharm Bull 1987;35(3) :1201。
18. 张王琥,等。医药工业 1987;18(2) :77.
19. 张王琥,等。医药工业 1987;18(12) :548.
20. 张王琥,等。药学学报 1987;22(8) :580。
21. Nakajima Toshaki,et al Chem Pharm1987,35:4249。
22. 上海十七制药厂,等。药学通报 1979;14:156。
23. 陈国神,等。医药工业 1986;17:74。
24. 陈国神,等。医药工业 1985:16:408。
25. 涂家生,等。待发表。
26. Inagi T,et al.Chem Pharm Bull 1981;29:1708,2330。
27. 王大林,等。医药工业 1985:16:294。
28. 谢先运,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8;8:289。
29. 刘超英,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0;10(6) :269.
30. Sato,et al.CA.1970,73:28921.
31. 梁渭钧,等。医药工业 1982;13:34。
32. 陈冠蓉,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2;2:267。
33. 梁全。药学通报 1985;70:22。
34. 王立群,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0;25(2) :84.
35. 李家仁。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3;3:205。
36. 徐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5;5:38。
37. 刘树芬。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5;5:38.
38. CA 1988,109:43364h.
39. Pratibha M,et al.Indian Drugs1988;25:335.
40. Shaikh.Drug Lev Ind pharm 1987;13:2495.
41. 陆彬,等。药学学报 1992;27(3) :227
42. 陆彬,等。华西医大学报 1986;17:328)
43. 张留,等。生物数学学报 1990;5:16。
44. Komatsu Hideo,et al Jpn Kokai Tokigo Koho JP 60,152,414。
46. CA.1981;95:130598。
46. Kwapiszewski w,et al.Acta Pol Pharm 1977;34:235。
47. 谭天瑞,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8;20:9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