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Ⅱ)——研究成果、意义,方法评价与展望
作者:张明,侯世祥,廖工铁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3,(01):-38-41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Journal Name: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字:复方中药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Ⅱ)——研究成果、意义,方法评价与展望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研究成绩及其意义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对其临床应用、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借以阐述方剂组方原理,指导剂型改革,优选用药方案,揭示量效关系,为复方中药制剂的
参考文献
1. 周莉玲,等。中成药研究 1986;(1) :3-5.
2. 李锐。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8;4(1) :1-2.
3. 孙瑞元,等。同上 1988,4(1) :3-4.
4. 李成韶,等。同上 1988;4(1) :8-10。
5. 李耐三.中草药 1985;16(4) :17-20。
6. 李耐三,等。同上 1986;17(2) :24-25.
7. 李成韶,等.药学学报 1986;21(3) :165-169.
8. 赫梅生,等。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8;4(1) :5-8.
9. 赫梅生,等。中国药理学报 1985;6(3) :213-216.
10. 姜岚,等。中药通报 1988;13(11) :26-28.
11. 陈长勋,等。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5(2) :8-10.
12. 黄教成。药学学报 1987;22(7) :553-560.
13. 黄教成。中草药 1989;20(1) :40-45。
14. 许青媛,等。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5(3) :1-2.
15. 刘汉清,等。中成药 1990;12(6) :2-4.
16. 徐凯建,等。中成药研究 1987;(2) :1-4.
17. 徐凯建,等。同上 1988;(5) :4-5。
18. 陆光伟,等。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5) :297-298。
19. 乔旺忠,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1;14(2) :19-26。
20. 赵洪武,等。中成药 1991,18(4) :2-4。
21. 刘汉清,等。中草药 1990;21(4) :7-9。
22. 周莉玲,等。中成药研究 1987;(7) :1-3。
23. 王西发,等。中成药研究 1987;(6) :2-4。
24. 潘思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3) :38-41.
25. 李耐三,等。同上 1990;6(5) :6-8。
26. 金若敏,等。中成药 1992;14(5) :29-30。
27. 周京滋,等。中国中药杂志 1992;17(2) :104-107.
28. 富杭育,等。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8(1) :14。
29. 李锐,等。中成药研究 1984;(8) :22-24。
30. 陈长勋,等。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5(2) :8-10.
31. 陈长勋,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0;10(11) :48-489.
82. 李家仁,等。中成药研究 1988;(4) :26-27.
33. 刘延福,等。中成药 1991;13(6) :3-4.
34. 王尧先,等。中成药 1991;13(5) :24-25.
35. 潘思源,等。中草药 1990;21(4) :17-19.
36. 任天池,等。中成药 1991;3(7) :2-3.
37. 金本郁男。药学杂志 1988;108(8) :772-776.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4(3) :140.
38. 黄坚,等.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0;6(5) :9-11.
39. 寺泽捷午,等。和汉医学会志 1985;2(3) :536.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2) :31.
40. 细谷英吉;等。中医药研究资料 1986;(10) :29-31。
41. 孙阳,等.药学学报 1986;21(10) :74?-752.
42. 谷黎江,等.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9;6(4) :85-88.
43. Kano、Y。《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0;12(4) :4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