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学六十年
The Sixity Years of Semiotics in China
作者:赵毅衡;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1):-5-1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符号学;中国传统;中国学派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kqy201121)
中文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只有个别翻译中提到过符号学这个学科;1980年代符号学飞速进展,成为"文化热"的一个部分;经过1990年代和新世纪,符号学在中国蔚为大观,朝多学科纵深发展。富于符号学思维传统的中国,在今日已经成为符号学大国,已到了建立中国符号学学派的时候。
英文摘要
①吴宗济、赵新那编:《赵元任语言文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8页。
②吴宗济、赵新那编:《赵元任语言文学论集》,第177页。
③例如赵家新《赵元任与中国符号学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吕丽贤:《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④赵元任:《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赵元任语言文学论集》,第877-889页。
⑤例如何秀煌:《记号学导论》,台北:文星书店,1965年。
①关于此定义的辨析,见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②李科尔:《现代法国哲学界的展望——特别是自从1950年之后》,方昌杰译,《哲学译丛》1978年第2期。
③胡壮麟:《语用学》,《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3期;岑麒祥:《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当代语言学》1980年第1期;徐志民:《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复旦学报》1981年第S1期;潘庆云:《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④例如,安和居:《‘符号学’与文艺创作》,《文艺评论》1985年第1期;安迪:《短篇小说的符号学》,《文艺研究》1985年第10期;胡妙胜:《戏剧符号学导引》,《戏剧艺术》1986年第1期;艾定增:《运用建筑符号学的佳作:评西双版纳体育馆方案》,《建筑学报》1986年第7期;徐增敏:《电影符号与符号学》,《当代电影》1986年第8期;李幼蒸:《电影符号学概述》,《世界哲学年鉴》1986年第1期;周晓风:《朦胧诗与艺术规律:对于现代诗歌的一个符号学探讨》,《重庆师院学报》1987年第6期;曾大伟:《试论符号学理论与接受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外国语》1988年第2期;郑伟波:《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等值的限度》,《中国翻译》1988年第1期;郭昀:《情报与符号:从大情报观看情报载体》,《情报科学》1988年第3期。
⑤例如,毛丹青:《符号学的起源》,《哲学动态》1987年第3期;陈波:《符号学及其方法论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⑥连载于《逻辑与语言学习》1988年第6期-1989年第5期。
⑦此书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持的《文学新学科丛书》之一,1988年交稿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到1990年出版。
①丁尔苏《符号学研究:东方与西方》,《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②它坚守能指-所指型的语言学系统,并从这一特殊系统取得其结构。”见李幼蒸:《结构和意义:人文科学跨学科认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③丁尔苏《符号学研究:东方与西方》,第7页。
④可以举几本影响最大的书:从1983年第4期开始,张隆溪以“西方文论略览”为总标题,在《读书》上连续发表了11篇介绍现代西方文论的文章,其中以专论结构主义的居多,共有4篇。他讨论的结构主义,包括布拉格学派,也包括符号学与叙事学。王岳川1999年的《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以及他2008年的《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都有一节“结构主义符号学”;陈厚诚、王宁主编的《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没有符号学,却有“结构主义”;朱立元、李钧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第一部分为“结构主义、符号学、叙述学”。
⑤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0-130页。
①Winfried Noth,Handbook of Semiotics,Bloomington&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p.64.
②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检索:第一个十年,以“符号学”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为277篇,以“符号”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为2844篇;第二个十年,以“符号学”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为863篇,以“符号”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数为7120篇;第三个十年,以“符号学”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为4228篇,以“符号”为主题进行检索,为49759篇。仅2010年一年当中,以“符号学”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为863篇,以“符号”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数为9098篇。参见胡易容:《中国符号学学科发展态势》,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2011年7月25日,ht-tp://www.semiotics.net.cn/news_show.asp.id=1326。
③参见马文美:《中国符号学课程开设现状》,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2011年8月14日,http://www.semiotics.net.cn/news_show.asp?id=1321。
①胡绳生、余卫国:《〈指物论〉,文化史上的第一篇符号学论文》,《宝鸡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
②苟志效、沈永有、袁锋:《中国古代符号思想史纲要》,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②Yiheng Zhao,“The Fate of Semiotics in China”,Semiotica,Issue 184,2011,pp.271-278.
①《京津符号学座谈会在京举行》,《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
②苟志效:《回顾与展望——中国符号学研究5年》,《哲学动态》1994年第3期。
③王铭玉:《中国符号学20年》;《外国语》2003年第1期。
上一条:权利与义务之正当性——哈特、罗尔斯对经典正义论批判之评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