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借贷过程中信任机制的构建——一种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idence Mechanism in the Credit Process of Peasant Households: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del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Dynamic Game
    作者:蒋永穆;纪志耿;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06,(01):-5-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农户借贷;信任机制;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农户“借贷难”产生的根源在于借贷过程中信任的匮乏。从农户借贷过程中信任的形成机理出发,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提出构建信任机制的四种方法,并指出构建信任机制的三点配套措施。
    英文摘要
    
- [1]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研究报告[DB/OL].2002-04-22. 
- [2]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10).42-43. 
- [3]周脉伏,徐进前.信息成本、不完全契约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从农户融资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5).38-39. 
- [4]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J].财经论从,2003,(11).50-51. 
- [5]张贯一,达庆利.信任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5,(1):99-101. 
- [6]梁媛.银行信誉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 
-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6-127、214-215. 
- [8]叶敬忠,朱炎洁,杨洪萍.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05,(1).36-37. 
- [9]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1-342. 
- [10]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发展微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4-105. 
- [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8-39,265-26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