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新释(十则)
作者:彭静中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0,(01):-107-10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金文新释(十则)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我国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中,有些不易辨认的难字,被称为“不可识的图形文字”,“文字画”,“族徽”,“族名金文”,“压胜的符咒”等等。这在国内似乎是金文学、古文字学的禁区,长期以来,研究者寥寥。笔者认为这些所谓“不
参考文献
① 容庚“《金文编》(59年版)凡例33页;附录上793页。
② 沈兼士:《从古器款識上推寻六书以前的文字面》,东亚考古学会所出《考古学揄論丛》第一册。
③ 郭沫若;《殷彝中 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页。
④ 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一九七八年三月。
⑤ 日本西川宁《罗先生矢彝考释补笺》,日本史学杂志九卷一号,一九三○年三月。
⑥ 郭沫若《周代彝绍进化观》,《古代铭刻(?)考》第一册附录,又见《青铜时代》315页。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六·四。
②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619页。
④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一九七三年版第246页。
①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七·五五。
②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一九七三年版,第246页。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612页。
④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十一·三三。
⑤ 同④ 八·十一。
① 容庚:《宝蕴楼彝器图录》五二。
②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一九七三年版,246页。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613其。
④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十六·三一。
⑤ ⑥ 容庚:《金文续编》十四·十五。
① 玉辰:《续殷文存》下七。
② 容庚:《金文编》一九五九年版,凡例33页,又附录867页。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687页。
④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四·三四。
⑤ 顾颉刚:《恶来革》,《责善半月刊》一卷五期(一九四○年)。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六·四。
② 容庚:《金文编》一九五九年版,876页。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783页。
④ 同① 三·三七。
① 罗振玉:《三代吉 金文存》十四·四十三。
②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606页。
① 罗振毛:《三代吉金文存》十二·十一。
② 容庚:《金文编》一九五九年版864页。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669页。
④ 同① 二·四六。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十一·六。
② 同① 十一·目录。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250页。
④ 同① 四·四四。
⑤ 同① 四·四六。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二·四八。
② 马敍伦:《(?)金器刻词》74页。
③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911页。
④ 同① 九·三八。
⑤ 同① 四·三二。
①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二·九。
② 周法高、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附录》396页。
上一条:关于唐后期三次裁减冗官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