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依规治党的实践展开:总体布局、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依规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创新。着力建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主体责任和纪律监督并重、备案和清理并举的党规实施监督体系,是新时代依规治党的...
2020,227(02):-14-21 曹萍; -
人民民主议事先声——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民主议事实践研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议事实践发端于民主革命时期。大革命中工人、农民、市民成为议事主体,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探索创新了若干议事规则,抗日战争中迅速增强的民主氛围产生大量议事工作,解放战争时...
2020,227(02):-31-39 徐旖瑶; -
可道之道与不道之道——兼议“道可道非常道”的双关性义涵
可道非恒道,不德方有德,《道经》《德经》开篇就要冲决世人的常识俗见。合而言之,老子是想让世人明白真正意义上的道与德。恒道既是作为世界本原的自然之道,也是与之相贯通的人间之治道。恒道在宇宙论与伦理政治两...
2020,227(02):-40-47 汪韶军; -
权力、道德与社会秩序:法家论道德的主体性
道德的内在性是任何有效的道德的特征之一,它诉诸主体自我从而让道德不仅表现为外在行为,同时也表现为主体的意愿。法家在凸显法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声称道德的内在性既不可能亦不可欲。但法家在这一点上陷入了矛盾:...
2020,227(02):-56-62 汤云; -
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调适性——以各时期党的根本任务变迁为视角
调适性是借用自生物学的概念,意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亨廷顿较早在政治学领域使用调适性来描述政权组织的制度化水平。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政党研究,发展出政党调适性这一概念。具体地说,政党调适性就是...
2020,227(02):-5-13 叶娟丽;范晨岩; -
中国地方人大的履职管理驱动型创新:理论与案例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人大的功能性变迁,先前的研究从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地方能动性的视角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解释框架。通过对中国地方各级人大在常委会设立以来的工作创新模式进行总结,可以呈现出一种履...
2020,227(02):-22-30 何俊志; -
对康德的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概念的当代思考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概念,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第一,康德如何区分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这两个概念;第二,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对康德观点应当做严格主义的解读,即选择不做...
2020,227(02):-48-55 郭立东; -
论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一个规定——哲学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生成论现象
海德格尔所谓"哲学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生存论现象",说的不是一种企图凌驾于诸学科之上的哲学—自恋,而是经过Philo-sophia与Meta-physica之间的思想震荡,涌临而来的一个思想的实事:作为对智慧之热爱的哲学(Philo-sop...
2020,227(02):-63-70 余平;戴黎; -
游侠、党人与妖贼、隐逸——汉末数类人群的相通性与汉魏禅代的知识背景
从颇具游侠风范的党人婞直之风,游侠、党人与"妖贼"术士的隐秘关联乃至直接"接引",以及党人下潜至民间而与隐逸群体的汇流,可以发现游侠、党人、"妖贼"、隐逸这几类人群在汉末存在思想、行为、价值方面的相通性。...
2020,227(02):-71-84 冯渝杰; -
清末巴县胥吏谭敏政
1856年,谭敏政任职于巴县衙门中收入最为丰厚的户房,做了十年经书,于1866年升为典吏。同房胥吏之间的资金融通是该群体业缘纽带中最为明显的特点。谭敏政利用这种关系,在自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靠户房胥吏的多方借...
2020,227(02):-85-96 小野达哉; -
“我们”为何以“新闻”为起点——试析《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理论构造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内在构造和学理意蕴可以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审视。通过以文本细读、比较阅读和历史理解为路径的综合剖析可以发现,这篇经典文献在以列宁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为立场的范式内,给出了既...
2020,227(02):-106-113 朱至刚; -
企业环境话语建构方式对公众态度的影响——基于两种绿色广告诉求的对比分析
作为开展环境传播、践行环保责任的重要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绿色广告这一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力求在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吸引公众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促使公众积极展开环保行为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
2020,227(02):-114-126 黄河;杨小涵; -
从“集成媒体的新机构”到“治国理政的新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方位坐标及其...
县级融媒体中心并非只是一个集成县域内媒体资源和相应业务的新机构,而应是可以消解舆情隐患、有效引导舆论的全新治理平台。在此认识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就需要前置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优化政务等服务的供给,更有效...
2020,227(02):-127-133 张诚;朱天; -
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其破解
最高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建立来形成一个成文法体制下的判例市场,但从近十年来的司法实践看,判例资源进入裁判活动的频次依然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高级法院在处分判例资源上表现得极不稳定,中级法院和...
2020,227(02):-147-160 方乐; -
从信息化呈现到体系性构建:判例运用视角下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判例检索系统是以司法机关已生效的判例文本或信息作为对象的查询和检索系统。判例检索系统的蓬勃发展是判例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其在激活判例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判例检索系统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司法机关...
2020,227(02):-161-173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