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山诸羌考略
作者:李绍明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0,(01):-83-9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唐代西山诸羌考略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唐代西山为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之泛称,杜甫诗云“西山白雪三城戍”,指此。此山即今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之岷山山脉。 唐代西山一带有众多羌人部落聚居其间。西山地当唐朝与吐蕃地方政权交往之冲,唐、蕃统治者皆欲拥诸羌以自固,而诸羌亦由此与唐、蕃密切交通,累见于史籍,前人不甚了解之此一区域,于唐人视之已十分清晰。西山诸芜之来源,笔者已另文论述,本篇当着重述西山诸羌地望。
参考文献
② 《資治通鉴》卷二○四《唐紀·則天皇后》,胡三省註陈手昂上书云:“西山在成都西,松、茂二州都督府所統諸羌州皆西山羌也”。
③ 見拙作:《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問題》,載《历史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五期。
① 見伯希和:《苏毗》,載《西域南海史地考証譯丛一編》。
② 《新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
③ 見王忠:《論西夏的兴起》,裁《历史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五期。
④ 王忠言苏毗女王居年楚河流域,小王居拉莎河附近,当吐蕃攻破苏毗时王子芒波結突围,逃向北方朱弧,系据藏文記載。見所著《松贊岡布传》第一章,上海人民出版社十九六一年出版。
⑤ 《新唐书·东女传》即有此誤。近人朱希祖先生于《唐代西南地理研究》又誤云:“唐会要誤合东女、羌女二国为一国。又誤分东女国为二国。”(見《說文》月刊四卷)
⑥ 参見岑仲勉:《隋书之吐蕃--附国》及任乃强:《附国非吐蕃质岑什勉先生》二文。前文收入岑氏所著《中外史地考証》集,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版,后文載《康藏研究月刊》第四期(一九四六年一月)。
⑦ 参見《新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
① 参見同治《理番厅志》卷一《輿地·沿革》。
② 参見金鵬等:《嘉戎語梭磨話語昔和形态(上)》,載《語言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二期。
③ 参見馬长寿:《嘉戎民族社会史》,載《民族学研究集刊》第四輯(一九四五年十月)。
④ 参見岑仲勉:《理番新发現隋会州通道記跋》,載前《历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本,一二分合刊(一九四五年)。
⑤ 参見林耀华:《川康嘉戎的家疾与婚姻》,载《燕京社会科学》一九四八年本。
⑥ 参見馬长寿:《钵教源流》,載《民族学研究集刊》第三輯(一九四三年)。
⑦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六《四川二》。
⑧ 此书全名《瓦寺宣慰司功勛記略》,光緒二年,第二十一世土司索世蕃木刻本,一九四五年铅印本更名《世代忠貞之瓦寺土司》。
⑨ 参見馬长寿:《嘉戎民族社会史》,載《民族学研究集刊》第四輯(一九四五年十月)。
⑩ 琼部又名琼巴达則,地在今西藏山南之琼結县(宗)。琼结县今作穷結县。
(11) 参見嘉庆《四川通志》卷九六《武备·土司》。
(12) 馬长寿:《嘉戎民族社会史》即如此主张。
① 参見《宋史》卷四九六《蛮夷列传·威茂渝州蛮传》。
② 此碑为摩崖石刻,其文曾收入同治《理番厅志》卷六《志存》。
① 翼斜县,有作翼針者。今茂汶县叠溪较場坝点将台有唐貞观四年石刻造象及題记,作翼針县,知翼斜有誤。
② 参見道光《茂州志》卷二《古蹟》所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