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北宋笔记的不同
作者:张辉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88,(01):-68-73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试论南北宋笔记的不同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在我国丰富的古籍宝库中,笔记,尤其是宋代笔记,是一块晶莹的美玉。研究我国古代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和民俗学等,都非用宋笔记不可。但是近百年来,对宋笔记本身的研究却不够。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吸收国外社会科学中数学统计的方法,从现存的宋笔记入手,对南北宋笔记作一粗略的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① 笔者曾查阅多种论文史目录索引,发现国内、港台及国外对宋笔记的研究都不够。
② 明朝马元调、清代洪璟在《容斋随笔》序中,甚至把《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困学纪闻》等宋笔记抬高到超过欧阳修、曾巩散文的程度。这就比南宋文人更加重视宋笔记的价值了。
③ 《宋史》列传部分北宋人较详,南宋人较略,这当然也是一个因素。
④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二十八《桯史》条。
⑤ 如南宋《独醒杂志》的作者曹敏行,《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朱士嘉先生编的《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共收宋元三十三种地方志)上都没有他的记载。
⑥ 《武林旧事》中,有些记载皇帝、贵族生活、礼俗的条目,也附带记载下层贵族、普通百姓的生活。如卷三的《岁晚节物》条即如此。因而,实际上记载下层社会风貌的内容比此统计数字多。
⑦ 该条还记了御前应制8人,御前画院11人,棋待诏15人的姓名。由于这些人属于皇帝御用,未计算在480人之内。
⑧ 分别见于《夷坚志》支乙卷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云麓漫钞》卷十。
⑨ 笔记小说大观本《芦浦笔记》厉鹗跋引《西江志》。
⑩ 林升《题临安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