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理学家的性情之争——兼论儒家性情观的历史演变
作者:杨胜宽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93,(01):-43-49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苏轼与理学家的性情之争——兼论儒家性情观的历史演变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苏轼与程颐及其门人之间的矛盾,主要基于两人的哲学观点的严重分歧。原本属于学术观点不同的正常争鸣,被宋代一触即发的朋党纷争所复杂化,加以苏轼性喜戏谑、追求自然放逸生活的性格爱好,遂发展为程氏门人对苏轼进行卑劣的罗织诬蔑,制造了令人痛心的政治悲剧。本文拟从分析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性情之辨,以及佛教主张性善情恶的思想演变入
参考文献
①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章句集注》卷九。
③ 《北溪字义》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集注》。
⑤ 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四十九。
⑥ 《全晋文》卷十八。
⑦ 《性法自然论》,《广弘明集》卷二十五。
⑧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一。
⑨ 详《宋元学案》卷二黄百家案语引黄震之言。
⑩ 《答李诩第二书》,《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十七。
⑾⑿《宋元学案》卷十一,卷十二。
⒀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第十五章,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⒁参见《王文公文集·性情》、《司马文正公传家集·情辨》。
⒂见《宋元学案·濂溪学案表》。
⒃王文诰语,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一。
⒄《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⒅⒆《苏轼文集》卷六十五,卷六十八。
⒇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三十三引。
(21) 见《河南程氏遗书·附录》,《二程集》第1册。
(22) 《东坡易传》卷一,四库全书本。
(23) 《应制举上两制书》,《苏轼文集》卷四十八。
(24) 见《礼论》,《苏轼文集》卷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