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夏拓跋氏的族属问题
作者:唐嘉弘;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55,(02):-166-18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关于西夏拓跋氏的族属问题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从公元十一世纪初叶到十三世纪初叶,西夏立国在祖国境内西北部的一大片土地上,幅员约方二万余里,抗衡于宋辽金元之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面貌,曾经起过一些影响;对于宋代来说,其地位与辽金比较,为了全面的正确的瞭解当时历史形势,值得同样的予以重视。近四五十年来,有些学者,特别是几位苏联学者,对于西夏语文,作了不少的研究工作。但西夏居民,主要是建国的拓跋氏,究竟是什么族系,还歧说并存,未能辨明。下面准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以就正于博学通人。
参考文献
② 辽史卷一百十五西夏条。
③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景祐中,党项首领赵德明卒,其子元昊嗣立」。
④ 吕思勉中国通史下册六六零页「夏起于党项……本是羌族」。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一九七页「西夏是党项族(羌的一支)所建」。
⑤ 金史卷一百卅四外国传西夏赞。
⑥ 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九卷二期唐叔豫译聂氏所作关于西夏国名一文。
⑦ 欧阳修五代史卷第四十杂传第二十八李仁福传。
⑧ 同上。
⑨ 新唐书二百二十一上西域列传第一四六上党项及旧唐书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四八党项羌。
⑩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卅八、十九铎及张介侯姓氏寻源卷四十二。
(11) 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
(12) 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吐谷浑。
(13) 同上。
(14) 欧阳修五代史卷第七十四吐谷浑传。
(15) 旧唐书一九八列传一四八吐谷浑。
(16) 魏书卷一百十三官氏志。
(17) 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鲜卑吐谷浑纥拔(?)作绝拔渥。
(1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八八四年第一版序言。
(19) 唐林宝元和姓纂十九铎拓跋氏条及郑氏通志卷廿九氏族略第五代北复姓条,惟通志无「东」字。
(20) 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
(21) 新唐书二百二十一上列传第一四六上吐谷浑。
(22) 朱史卷四八五列传第二四四外国(?)夏国,西夏书事卷一:「开元中,吐蕃寖盛,拓跋畏逼,请内徙,元宗诏(?)州置静边等州处之」,显与宋史夏国传矛盾。据全唐文一六中宗赠拓跋思泰特进制,赤辞一系已处静边州一带,故应从宋史夏国传。
(23) 新唐书二百二十一上西域列传第一四六上吐谷浑及唐会要九十四吐谷浑。
(24) 唐会要八十(?)法下。
(25) 旧唐书一九八列传一四八吐谷浑。
(26) 新唐书二百二十一上西域列传第一四六上党项。
(27) 全唐文十六中宗赠拓跋思泰特进制。
(28) 元和姓纂十九铎。一说乾晖为夏州刺史,西夏书事卷一:「贞元中,有夏州刺史拓跋乾晖,银州刺史拓跋乾曜、拓跋澄等俱官其地」。
(29) 西夏书事卷一。
(30) 欧阳修五代史以思恭作思敬,意谓薛氏旧五代史避国讳故。据通鉴考异,思恭思敬,乃是二人。
(31) 新旧五代史及王东都事略,以彝昌为思谏子,此从宋史夏国传及西夏书事。
(32) 通鉴考异,仁福诸子,皆连彝字,则于彝昌,必父行也。
(33) 司马光水记闻卷九,宋史夏国传同。
(34) 金史卷一百三十四外国传西夏。
(35) 通志卷二十五氏族序。
(36) 斯大林: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
(37) 引文均见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志第一百四十四兵五乡兵二蕃兵。
(38) 参见后汉书卷一百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新唐书二百二十一上西域列传第一四六上党项及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党项,宋史卷四百九十一列传第二百五十外国七党项。
(39) 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志引王安石封神宗语。
(40) 辽史卷三十二志第二营卫志中行营。
(41) 辽史卷三十一志第一营卫志上序。
(42) 魏书契丹传:「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同书库莫奚传:「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十六国春秋:「宇文氏,辽东鲜卑别部」。足知契丹属鲜卑族系。他如新唐书、欧五代史契丹传及辽史世表均记为鲜卑支系。
(43) 通志卷一百九十五党项,畜养除此数种家畜外,并有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