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评价的几个问题
作者:陈炜谟;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55,(02):-91-11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关于红楼梦评价的几个问题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观点怎样歪曲了红楼梦的真价值『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最近全国大规模的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以及大家在这次批判运动中的收获,就十足地证明了这个真理。在此以前,尽管也有过一些正确评价,然而红楼梦一书总是被人们这样或那样地歪曲着的。
参考文献
① 胡适:《红楼梦考证』
② 俞平伯:『红楼梦简论』
③ 俞平伯:『红楼梦辩』八六页
④ 同③ ,论『红楼梦的独创性』一节
⑤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第一一二页
⑥ 加里宁:『论我国人民的道德面貌』
⑦ 『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哲学问题』什志专论),载『学习译业』一九五五年第二期
⑧ 同⑦
⑨ 同⑦
⑩ 牟雅斯尼可夫:『列宁怀文艺学问题』第四九页
(11) 沃斯特利可夫:『列宁、斯大林论党性』第五页
(12) 同⑦
(13) 恩格斯:『给明娜·考茨基的信』
(14)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15) 尤·多里德--米海利克:『论文学的人物描写』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新华日报』
(16) 俞平伯:『清真词释序』
(17) 俞平伯:『清真词释』
(18) 俞平伯:『红楼梦辩的修正』
(19) 班得特:『文艺趣味』(Arnold Bennett:Literary Taste)
(20) 茄罗蒂:『什么是自由』一四三页
(21) 参看柯柏年:『马克思是我们的模范』,一九五二年五月五日『川四日报』
(22) 何幹之:『五四以来胡适派怎样歪曲了中国古典文学』,一九五五年一月七日『光明日 报』
(23) 映白、孙慎之:『关于红楼梦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问题』,『文史哲』一九五五年第四期
(24) 见孙昌熙在『红楼梦讨论专辑』里的文章,『文史哲』一九五五第一期
(25) 李希凡、蓝翎:『如何理解贾宝玉的典型意义』,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光明日报』
(26) 同(23) ,并见邓拓:『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一九五五年一月九日『人民日报』,及霍松林:『试论红楼梦的人民性』,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光明日报』,其它不(?)举。
(27) 参看维·伊凡诺夫:『谈政治宣传画』
(28) 参看聂陀修文:『论列宁的技法』
(29) 红楼梦第三回
(30) 林诺卜尔:『语言和性格』,『文艺报』一九五三年第二十四号
(31) 参看布罗夫:『论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特性』,『文艺理论学习小译丛』第五辑之三
(32)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33) 红楼梦第八回、第十九回,第二十回
(34) 红楼梦第十五--十六回
(35)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36)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37) 红楼梦第十六回
(38)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39)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40)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41) 王琦:『学习苏联插画家的创作方法』,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人民日报』
(42) 悌芬等著:『常态心理学』第十三章(Tiffin,Knight and Ashes:The Psychology of Normal People)
(43) 『苏联文学』论『作家的技巧』,译文载『文艺报』四卷六期
(44) 茅盾:『新的现实与新的任务』,『人民文学』五三年十一月号
(45) 柏林斯基:『论文学的民族性』,『文艺报』二卷一期
(46) 苏联维·哥洛丁斯基:『苏联民间舞蹈艺术』,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光明日报』
(47) 参看周立波:『读书札记』,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一日『新观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