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
作者:彭迪先;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1955,(02):-1-1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试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苏联货币是掌握在苏维埃国家手中,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要求,用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准备向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过渡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工具。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本质与职能,在苏联经济学家中间,有着各种不同的论点,最近曾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迄今尚未作出最后的结论。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不仅对苏联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而且对我国人民币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即拟对苏联货币的必要性、它的本质和作用及其稳定性,作一初步的分析与敍述。
参考文献
①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曾说到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专政将採取种种措施,以消灭私有制并保障无产阶级的生存,他列举的政纲共十二项,其中第六项是:「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银钱业集中在国家手里。封闭一切私人银行和钱荘。」(转引自斯大林:「『认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倾向』报告的结论」,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版,第八卷,第二六八页。)
② 列宁在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九日全俄第一次校外教育代表大会上说:「还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社会主义者们就写道:立刻取消货币是不可能,而我们可以用自已的经验证明这一点。要取消货币,就需要很多技术上、而更加困难和更加重要的是组织上的成就。」(「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第三二九页)。列宁继续指出:货币是不可能立刻取消的,要取消货币就必须搞好几个人的生产物分配的组织--这是一椿长期的事情。」(同前书,第三三八页)
③ 「联共(布)决议案汇集」,上卷,一九四一年版,第二九三页。
④ 列宁:「现时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金子的作用」,载「列宁文选」两卷集,莫斯科中文版,第二卷,第九一六页。
⑤ 列宁:「俄国革命五周午与世界革命的前途」,载「列宁文选」两卷集,莫斯科中文版,第二卷,第九八五--九八六页。
⑥ 「联共(布)决议案汇集」,下卷,一九四一年版,第十四页。
⑦ 斯大林同志曾说:「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装备我国的工业,并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建立新工厂。我们需要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供组农民以农业机器,使大多数劳动农民合作化,把个体农户组织到广大的农业集体合作社纲中。我们需要组织一种能够像每个人估计自已的收支预算一样来估计并满足全国城乡需求的沟通城乡的分配机构。一旦我们把这一切都做到了,我们就可以认为不需要货币的时候来了。但是距离这个还很远。」(「斯大林全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版,第一九四--一九五页。)
⑧ 斯大林:「在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莫斯科中文版,一九五三年,第六○--六一页。)
⑨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版,第十四页。
⑩ 同上,第十七页。
(11)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版,第十七页。
(12) 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是由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建设藉以实现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工人阶级专取国家权力后,遇到历史上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私有制形式:一方面是以剥削别人劳动为基础的大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方面是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农民、家庭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者的小私有制。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大资本主义财产被剥夺并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于是就产生国家的(全民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同时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摈弃那条剥夺农民、家庭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者的敌封的犯罪的道路。中小商品生产者自愿地联合在生产合作社中,即联合在集体农荘和手工业合作社中,而他们拥有的基本生产资料则在合作的原则上公有化。于是就产生合作社集体农荘所有制。可见公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是客观必然性,并反映出工人阶级和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继而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二十七章。)
(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徐坚译,人民出版社版,第八九页。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泽本,人民出版社版,第一七四页。
(15) 同上,第二二页。
(16) 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计划分配领域内,苏联货币是不是一般等价物的问题,在苏联学者中间有着各种不同的论点,论争没有结束,还没最后的结论。这个问题,关涉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问题,特别是关涉到生产资料的「商品外殼」的本质和价值法则对生产的影响等重大而深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尽的分析与论述,有待于此后进一步的研究。
(17) 斯大林早在一九二五年就指出:「问题并不在于商业和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法。问题是在于社会主义的成份在与资本主义的成份作门争的进候,就利用着资产阶级的这种方法和武器来克服资本主义的成份,我们正节节胜利地利用着资产阶级的这种方法和武器来反封资本主义,来建筑我们经济的社会主义基础。因此,问题就在于资产阶级这种工具的职能与任务因我们发展的辩证过程而起了原则上的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利于社会主义而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列于斯大宁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解放社版,上册,第六○八页。)
(18) 斯大林同志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不是以变革的方式,而是以逐渐改变的方式进行的,旧的东西并不是简单地被废除乾净,而是把自已的本性改变得与新东西相适应,仅仅保持着自己的形式;至于新的东西也不是简单的消灭旧的东西,而是渗到旧的东西里面去,改变旧东西的本性和机能,并不破坏它的形式,而是利用它的形式来发展新的东西。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不仅商品是这样,而且货币也是这样,连银行也是这样,银行失去自己旧的机能并取得了新的机能,同时保持着旧的形式而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利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版,第四七--四八页。)
(19)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一九四九年,莫斯科中文版,第五二二--五二三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