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西方政治的启示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to the Public One:Lessons from West Politics
作者:李蜀人;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1):-145-15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政治;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阿伦特
Key words: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校级重点课题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d101)
中文摘要
西方政治主要关心的是公共领域问题。而中文的"政治"主要是管人理事的问题,更多的是同权势地位和权力直接相关。近代以降,社会领域在西方出现了。它彻底改变了西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含义,使得政治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公共性含义,而且也有了同国家政权相关的新语义。然而,在当今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对于公共性这样的真正政治含义则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国家权力这样的问题上。这样,公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的建立这种也许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问题便被排斥在了政治研究之外。
参考文献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①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杨天宇:《周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和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611页
④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672页。
⑤金良年:《论语.泰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⑥李小龙:《墨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01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58页。
③柏拉图:《理想国》,第128页,第138页。
④柏拉图:《理想国》,第201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8页。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8页。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9页。
①亚里士多德:《尼科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页。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57页、58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63页。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第62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第70页。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第66页。
③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第72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