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天津市美术馆的美术影展与美术摄影文化的早期建构
Photo Exhibitions in the Tianjin Museum of Fine A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Art Photography in the Early Republic Era
作者:艾姝;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4,191(02):-152-16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美术馆;美术摄影展览;摄影文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透过天津市市立美术馆从1930年到1937年举办的多届美术影展,可以发现并解读摄影者、观看者以及媒体的摄影观念冲突。正是在这些观念的相互矛盾中,早期摄影文化——至少是美术摄影文化——得以缓慢形成。美术摄影的内容在20世纪30年代获得重要的拓展,由专注于自然风光转向更多地反映社会状况。在审美风向上,也诞生了符合新的文化主导阶层独特趣味的表现语汇。这些重要的变化在天津市美术馆的历届影展中得到展现,其中以1935年的黑白影展最为显著。这些美术影展标记着作为新艺术形式的摄影在吸收旧有文人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特的摄影文化的发展过程。其中,天津市美术馆起到了展示摄影实践成果、平衡观念矛盾、提供评判依据等重要作用。对民国时期美术摄影观念与公共文化空间互动的研究能够为认识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甚至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
参考文献
①详细数据见李万万:《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建设的规划与各地美术馆之运动》,《中国美术馆》2012年第12期。
②《天津美术馆之影展》,《北洋画报》1930年11月29日,第三版。
①“社会”题材的作品只是零星出现,屈指可数,如1930年首届影展的《瓦匠》和《渔夫》是“人像”;1931年第二届影展中的《待客》表现的是脚夫等待客人的场景,《劳动神圣》聚焦于工作的农人;1933年有反映冬天水上生活的《盘水》、《渔人》;1934年的第四届影展中,陈传霖的《任重》将镜头对准了一位纤夫。
②《黑白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益世报》1935年11月30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③《黑白影展》,《益世报》1935年11月30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①《黑白影展印象记[上]》,《大公报》1935年12月7日,第三张第十一版。
②《黑白影展印象记[中]》,《大公报》1935年12月8日,第三张第十一版。
③《黑白影话》,《大公报》1935年12月1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④该报是民国时期罗马天主会发行的中文日报,注重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
⑤《评黑白影展》,《益世报》1935年12月5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①参见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艺术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第189页。
②参见王大莉:《刘半农与〈半农谈影〉》,《大众摄影》2000年第3期。
③《黑白影展》,《大公报》1935年11月25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④《市美术馆主办黑白影展》,《大公报》1935年11月30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⑤《记黑白》,《益世报》1935年12月10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①《天津美术馆美术摄影展览会说明书》,《美术丛刊》1931年第1期。
②小型镜箱是相对于照相馆普遍使用的笨重摄影器材而言。由于其小巧轻便,使得摄影创作者可以轻松地到各种地点进行拍摄。
③其实在干版摄影替代潮版之后,户外的风景摄影才更为流行,但拍摄者更多还是照相馆的摄影师。光比问题,他们更早面临。不过他们多选择以画框中的景物主体为基准来曝光,使主体清晰、真实。这就与我们看到的美术馆展览的所谓“艺术摄影”的处理方式产生差异。此外,直到小型镜箱相对更为普及的20世纪30年代,光比问题才变得更具普遍性。
④《记黑白》,《益世报》1935年12月10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①《评黑白影展》,《益世报》1935年12月5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②《参观美术摄影之后》,《大公报》1931年8月9日,第二张第七版。这句话本身可能引起歧义,但放回到原文中分析,应是批评拍摄对象美而摄影技术不足的作品。
①《评黑白影展》,《益世报》1935年12月5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②《市立美术馆中摄影展览的介绍》,《大公报》1930年11月23日,第二张第七版。
③《到美术馆去》,《益世报》1931年8月9日,第三张第十版。
④《五届影展》,《大公报》1935年4月20日,第四张第十六版。
①据《大公报》1936年10月19日报道,康泰时影展将作品分为运动、风景、游艺、建筑、花卉、鸟兽等类型。《益世报》1935年12月1日对黑白影展的报道则将作品按照技术指标分为天然色照片、涂色照片、雕刻式、油彩式等。其他美术馆历年举办的影展的分类方式都以正文中所述三类为主。
②《参观美术摄影之后》,《大公报》1931年8月9日,第二张第七版。
③《美术摄影展览会昨日开始展览》,《大公报》1933年7月30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④礼和洋行是远东最著名的德资洋行,是蔡司光学器材厂产品康泰时(Contax)小型镜箱的代理商。1931年至1937年间,民国政府还通过礼和洋行从德国订购军火,且数额巨大。该洋行在中国的势力可想而知。
⑤参见《美术摄影展览会二十七至三十一日在市立美术馆举行》,《大公报》1933年7月27日,第四张第十三版。
⑥《美术摄影展览》,《益世报》1934年4月19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⑦《五届影展今日开幕》,《益世报》1935年5月25日,第四张第十四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