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藏与南亚贸易及其影响
The Trade between Tibet and South Asia in Qi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作者:陈志刚;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2):-21-2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巴勒布(廓尔喀);亚东海关;打箭炉;贸易主导权
Key words: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1LZUJBWZY006)
中文摘要
清代是西藏与中央王朝政府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与此同时,西藏先后与南亚的巴勒布、英印度发生着阶段性的贸易关系变化。这种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所形成的贸易格局,呈现出清政府所辖西南边疆的地域人群与南亚地区长期交往的历史图景。把中央王朝政府与边地的关系置于这种贸易格局变化的脉络里考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南亚贸易格局如何深刻地影响着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参考文献
①戴逸:《一场未经交锋的战争——乾隆朝第一次廓尔喀之役》,《清史研究》1994年3期;邓锐龄:《第一次廓藏战争(1788-1789)中的议和潜流》,《中国藏学》2007年1期。
②吕昭义:《英属印度与中国西南边疆:1774-191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周伟洲:《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
③刘武坤编著:《西藏亚东关史》,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陈继东:《近代西藏亚东与印度的贸易往来》,《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4期。
①方略馆纂:《钦定廓尔喀纪略》,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2年,第111页。
②方略馆纂:《钦定巴勒布纪略》,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2年,第303页。
③方略馆纂:《卫藏通志》,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2年,第127页。
④方略馆纂:《钦定廓尔喀纪略》,第86页。
⑤方略馆纂:《钦定廓尔喀纪略》,第699-700页。
⑥方略馆纂:《卫藏通志》,第126页。
①《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合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一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826页。
②方略馆纂:《钦定廓尔喀纪略》,第699页。
③“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廓尔喀商人驮运羊毛的规定”,孟庆芬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室、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藏文史料译文集》(无出版信息),1985年,第179页。
④方略馆纂:《钦定廓尔喀纪略》,第700页。
⑤方略馆纂:《卫藏通志》,第126-127页。
⑥方略馆纂:《钦定廓尔喀纪略》,第745页。
⑦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赵慎应校对。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21、561页。
①褚德新、梁德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0页。
②褚德新、梁德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第251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第499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下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第616、832、560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下册,第616页。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册,第504页。
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下册,第681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册,第501页。
②孟国美:《光绪二十四年亚东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第28册,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第293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册,第399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下册,第759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册,第503页。
②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第533、509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册,第221页。
④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第416页。
①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第1097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下册,第761页。
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1页。
④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指出:“内地铜钱亦只行至打箭炉而止。”(《卫藏通志》,第122页)道光二十五年姚莹指出:“关外数千里皆食糌粑,炒青稞粉为之,麦之类也,无米及蔬菜,日用市买皆以物交易,无用制钱者。”(姚莹:《康輶纪行》,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年,第16页)。
⑤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第1480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