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庭坚禅宗心性论及其书学思想
Huang Tingjian's Zen Buddhist Doctrines and His Calligraphy Ideas
作者:吕金光;于洁;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3):-72-7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禅宗思想;书学思想;脱俗;韵胜;美学思想
Key words:
基金项目:
中文摘要
黄庭坚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其禅宗核心是追求"心性"、"顿悟",且孕育着"脱俗"、"重韵"的美学思想。黄庭坚的书学思想及艺术观点深受禅宗中悟道思维的影响,这是在"韵"的文艺观下所体现的一种"脱俗"思想,并始终贯穿于他的艺术领域中,包括审美思想、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显然,"脱俗"成为黄庭坚美学思想的重要核心。
参考文献
①柳向春、龙延:《论黄庭坚的禅宗思想》,《上海文博论丛》,2006年第2期。
②参见孙海燕:《“心是幻法”与“自见其性”——黄庭坚对佛教般若思想的吸收及其禅观实践》,《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夏之卷。
③《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大正藏》第47卷,第495页。
④黄宝华:《黄庭坚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①向天华:《直觉与顿悟: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②《续古尊宿语录》卷一《晦堂心》,《续藏经》第118册。
③蓝吉富:《禅宗全书》第4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756页。
①吴光田:《黄庭坚书论全辑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6页。
②吴光田:《黄庭坚书论全辑注》,第171页。
③黄庭坚:《题北齐校书图后》,见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第三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81页。
④黄庭坚:《山谷论书》,见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⑤傅合远:《试论黄庭坚“观韵”的美学追求及意义》,载《2000年山东省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选集》,黄河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⑥黄庭坚:《跋例康年篆》,见《黄庭坚全集》(第二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6页。
①吴光田:《黄庭坚书论全辑注》第31页。
②王僧虔:《笔意赞》,见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主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62页。
③孙过庭:《书谱》,见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主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6页。
④张怀瓘:《文字论》,见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主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09页。
⑤黄君:《黄庭坚书法艺术论》,载《东方思维与中国书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⑥黄庭坚:《书缯卷后》,见《黄庭坚全集》(第二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4页。
⑦陈晓春:《“苏体”的本体研究及谱系探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⑧刘熙载:《艺概》,见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主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707页。
⑨黄庭坚:《题王观复书后》,见《黄庭坚全集》(第三册),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02页。
①吴光田:《黄庭坚书论全辑注》,第35页。
②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记二首》,见《苏东坡全集》(第一册),广州:珠海出版社,1996年,第481页。
③黄庭坚:《跋东坡〈远景楼赋〉后》,《黄庭坚全集》(第二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第672页。
④黄庭坚:《山谷论书》,见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⑤吴光田:《黄庭坚书论全辑注》,第144页。
⑥黄庭坚:《题杨凝式书》,见《黄庭坚全集》(第二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6页。
⑦黄庭坚:《跋东坡水陆赞》,见《黄庭坚全集》(第二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72页。
①黄庭坚:《论书》,见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主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56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