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域: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
Disembedding:News Produc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作者:操慧;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3):-59-66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脱域;互联网;新闻生产;媒介全球在地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青年项目“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理论、测评与对策”(09CXW005);;
四川大学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启动项目“后喻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媒体与传播策略”
中文摘要
吉登斯提出的"脱域"概念,描述了其作为一种生产机制通过时空转换组合所形成的社会关系重构。互联网为"脱域"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它本身就是脱域的条件和动能,它成为今天新闻生产的现实背景。互联网技术使新闻生产的链条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脱域性主要体现在:新闻生产的主体多元化、新闻生产的客体多元化、新闻生产的范式互动化。针对当下新闻生产中的脱域之困,媒体将作出媒介全球在地化的策略选择,即型构本土媒介社区新闻生产体系。
参考文献
①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②高钢:《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见杜骏飞主编:《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2卷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0页。
①《默多克:拥抱数字化对今日中国至关重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09/content_12200151.htm。
①杜骏飞:《泛传播的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①丁刚:《中国媒体是谁的喉舌?》,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3/2555943.html。
②《观察者按:中国媒体的双重危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997184/。
③罗岗:《中国媒体的双重危机》,http://www.guancha.cn/html/49643/2011/11/22/62201.shtml。
④陈卫星:《数字迷思的传播想象代译序》,见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密斯、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⑤罗兰.罗伯逊:《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①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王艳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2页。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第18页。
③薄琥:《媒介化社区聚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①吴进喜:《全球化与在地化》,http://www.docin.com/p-21188904.html。
②《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柯里在世界媒体峰会上的演讲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09/content_12200731.htm。
①陈凯:《“天天出版的周报”——美国社区报〈费耶特维尔观察家〉采访记》,《新闻记者》2011年第10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