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论文摘要

清末社仓经首选任与乡村社会——以四川新津县社济仓为例

The Selection of Local Granary Directors and the Rural Society in Late Qing Dynasty——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Granary in Xinji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作者:李德英;冯帆;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4,193(04):-36-47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清末;四川;新津县;社济仓;社仓经首;乡村社会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2年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近代长江上游农民生活状况研究: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考察”;; 2012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清代的学术与教育及其近代转型”(skgt201204)

中文摘要

社仓是中国古代民间仓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新津县的社仓始建于乾隆时期,分别建于长乐、太平、兴义三乡,并由社仓经首经管。社仓经首是社仓的管理者,由民间公举地方士绅担任,主要负责社谷的借贷,社田置买、租佃等工作。清末,新津县社仓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仓取消了借贷谷物、收取息谷的做法,以管理社田、收取田租为主要经营方式。社仓经首的职责与选任也随之转变,社仓经首大多是代替地方政府行使管理仓储的职责,其自主权力减少。同时,社仓经首与粮户之间、新旧社仓经首之间的矛盾也越演越烈,导致越来越多的地方士绅纷纷推诿,不愿担任此职。这一现象,恰恰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相反,晚清时期新津县国家控制仓储的能力加强,而地方士绅参与地方事务的兴趣却呈现出减弱的趋势。这也为民国时期国家加强对地方事务的干预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关闭

Copyright © 2020四川大学期刊社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