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决策之博弈分析——以美国立宪选择为切入点
The Game of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 US Constitutional Options
作者:青维富;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4):-91-9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政治民主;民主决策;博弈理论;共和政体
Key words: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09B008)
中文摘要
民主政治决策可以模制为一般性政治决策所包含的两阶段式的复杂博弈。如果通过博弈分析方法集中讨论麦迪逊式民主,即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就有关解释宪法之意涵发生冲突时立法至上,那么就能真实地诠释美国民主之真谛。当然,主题研究更可能的目的在于,运用两阶段式博弈理论为公民和政府决策执行者诠释宪法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①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①因而有道义的代理人能够确保遵守宪法典,即使他不是宪法的实际制定者之一。当他适当地预测自身处于无知之幕所假定的自然状态时,所有的情形在于,他和他社会的每个其他的人一样将赞同作为修正案的宪法。See John Ferejohn,Jack N.Rakove and Jonathan Riley,Co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Democratic Ru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203.
②在这里我并非要讨论超出正式修正程序而民众认同的宪法修正案的可能性,除非阻扰制定正式宪法修正的所要达到的共同目的。阿克曼(1991,1998)争辩道,美国制定宪法修正案的可能性超出了宪法第5条的修正程序。See Bruce Ackerman,We the People:Foundation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37;and We the People:Transfomation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P.238.
①James M.Buchanan and Gordon Tullock,The Calculus of Consent,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2,PP.137141.
②John C.Harsanyi,Rational Behavior and Bargaining Equilibrium in Games and Social Situ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P.196-211.
③有关纳什均衡之方法,See Amartya K.Sen,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San Francisco:Holden-Day,1970,126-128;and John C.Harsanyi,Rational Behavior and Bargaining Equilibrium in Games and Social Situ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P.141-167,196-211.
①麦迪逊指出:……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首先必须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设计辅助性的预防措施是必需的。See Alexander Hamilton,John Jay and James Madison:The Federalist,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82,P.349.
②两院制在共和国里是必需的,麦迪逊争辩道,它可以防止占优势地位的立法机关僭越其他部门的权力的倾向。的确,"防止把某些权力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方法,就是赋予各部门的负责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例如,如果众议院是立法部门中较强大的部门,必要的慎思选择就是由怀有特定目的的参议院和行政机关联合制约,包括任命政府官员和签订外交协定。See Federalist,1982,P.350.
③在制宪会议上,麦迪逊多次提出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联合组成委员会行使立法否决权,在他看来,复决委员会可以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可以防止不明智的法律,甚至可以防止国会议员把个别意志强加于主权人民之上;更为重要的是,立法复决是政策性,可以用政策性的程序推翻,而司法审查是法律性的,只能通过法律程序予以否决,即只能通过制宪会议制定修正案方能推翻。See Max Farrand,ed.The Records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of 1787.Rev.e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Vol.1.1966,P.139.
①从1787年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每年平均宣布不到一部的联邦法律部分或全部无效,而宣布州法律无效超过一千部。显然,联邦最高法院容忍国会可能不具有合法性的法律,使其成为公开争论的对象。当然这与法官不能明确地界定政治问题有关,但是法官总是试图界定所谓的"政治问题"的范围。Baker V.Carr,369,U.S.186(1962).and Gilligan V.Morgan,413,U.S.1(1973).
②Max Farrand,ed.The Records,Vol.1.1966,PP.139-158.
①纽约的立法复审委员会比现代的总统和法官联合动用否决权更为频繁,按照斯特里特(1859)所记录的,纽约立法复审委员会在1777-1821年间否决法案169项,立法机关推翻此种否决51次。Richard A.Waston.Presidential Votes and Public Policy.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3,PP.13-17.
②在制宪会议上,威尔逊最初支持授予“行政权与司法权联合行使绝对的立法否决权。”这将使委员会而不是立法机关在政府中有最终发言权。这种委员会至上在麦迪逊的共和政府里是不适当的,麦迪逊主张立法机关至上。如果像威尔逊所支持的那样,即使总统是直接由人民选举产生的,这种不适当也不会消除。See Farrand.Vol.1,1966,P.987.
①麦迪逊指出:政策和公务多变,继而引起法治的不稳定性,这有利于精明大胆而又富有的少数人,却不利于勤勤恳恳但不了解情况的同胞公民,这种结果当然是不合理的。一切新的规定,不论是涉及商情或税收的,凡影响各种财产的价值的,都会成为关注行情变化动、精于估算后果的人作为牟利的机会;这些人不劳而获,占据了大多数同胞公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情势如此,如果认为法律是为少数人而不是为多数人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合乎情理的。See Federalist,1982,P.421.
①为了使这种不稳定性最小化,国会将竭力要求适当地控制法院的法官以便能够预测法院中位数法官的偏好。且立法者和司法者都要求推动制宪会议或发展宪法解释的标准,从而能够促成相互一致的预期效果。See John Fere-john,Jack N.Rakove and Jonathan Riley,Co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Democratic Rule.2001,PP.201-2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