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传衍特征
Tongcheng School's Spread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Jiaqing-Daoguang Period
作者:霍省瑞;谢谦;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4):-69-75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嘉道时期;桐城派;传衍
Key words: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08JJD840200)
中文摘要
嘉道时期桐城派盛极一时,表现出许多新的传衍特征:一是传衍态势由单线承传到多线辐射;二是传衍范围由固守一隅到遍布南北;三是传衍方式由私人授徒到以书院讲学为主,家学传授、私人讲学、文人雅集、书信往还、游幕等方式为辅;四是传衍内容由只言片语到完备选本。诸种变化的产生,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桐城派发展的必然,无不蕴涵着深层的文化动因,这亦是其兴盛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①薛福成:《庸庵文外编》,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第4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395-13396页。
③陈用光:《送刘孟涂南归序》,《太乙舟文集》卷七,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册,第397页。
④参引见姚鼐:《姚惜抱尺牍》,龚复初点校,上海: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第1、39页。
⑤刘开:《刘孟涂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第231页。
①陈用光:《太乙舟文集》卷首,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册,第255页。
②姚莹:《东溟文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2册,第561、535页。
③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彭国忠、胡晓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9-40页。
④李详:《论桐城派》,《国粹学报》1909年第12期。
⑤朱琦:《怡志堂文初编》,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30册,第246页。
①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76页。
②朱庆元:《梅伯言全集跋》,见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附录二,第693页。
③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第235-236页。
④吴德旋:《顾少卿文集序》,《初月楼文钞》卷四,光绪九年花雨楼刻本。
⑤吴德旋:《与吕月沧书(三)》,《初月楼文钞》卷二。
⑥吕璜:《与吴仲伦先生书》,《月沧文集》卷二,桂林典雅铅印本,1935年。
⑦彭昱尧:《吕月沧先生哀辞》,《致翼堂文集》卷二,桂林典雅铅印本,1935年。
⑧吴德旋:《月沧吕君墓表》,见吕璜:《月沧文集》卷首。
①刘大櫆:《刘大櫆集》,吴孟复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25页。
②参引见刘大櫆:《刘大櫆集》,第353、444、575页。
③姚鼐:《惜抱轩诗文集》,刘季高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5页。
④姚莹:《东溟文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2册,第429-430页。
⑤廖鼎声:《拙学斋论诗绝句考略》,柳州朱氏排印本,1936年。
⑥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第160页。
⑦姚莹:《东溟文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2册,第431、394、576页。
⑧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167、266页。
⑨陈宝箴:《龙壁山房文集序》,见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卷首,光绪七年(1881)河北分守道署刊本。
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59页。
①参引分别见《月沧吕君墓表》、《与毛生甫书》、《自撰年谱》,吕璜:《月沧文集》卷首、卷二、卷末。
②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第562页。
③朱琦:《怡志堂诗初编》,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30册,第155页。
④姚莹:《东溟文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2册,第445-446页。
⑤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第607页。
⑥姚莹:《东溟文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12册,第583页。
⑦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第228页。
①素尔讷等:《钦定学政丛书》,见《续修四库全书》第828册,第567页。
②方苞:《方苞集》(上),刘季高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82页。
③萧穆:《敬孚类稿》,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60册,第636页。
④姚鼐:《姚惜抱尺牍》,第20、19、32页。
⑤吴德旋:《姚惜抱先生墓表》,《初月楼文集续钞》卷八,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⑥管同:《因寄轩文二集》,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04册,第472页。
⑦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卷十,光绪二年(1876)丙子冬传忠书局刊。
⑧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卷一,北京:京华印书局,1914年。
⑨梅曾亮:《古文辞略》,光绪三十四年(1908)学部图书馆印行。
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合订本),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9-20页。
吕璜:《与吴仲伦先生书》,《月沧文集》卷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