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的实证考察与对策研究——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视角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Labor Litigation——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作者:王蓓;程龙;吕国凡;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5):-118-12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劳动争议;诉讼;效率;公平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SC10C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文摘要
通过使用具有同向损益关系的效率——公平作为分析模型,在实证调研资料和数据的支持下,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存在的效率不高、分流不畅、负荷沉重和对于劳动者弱势地位补贴不力等问题,并提出完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具有终局效力的仲裁制度、优化配置审判组织和资源以及强化劳动者法律援助的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①关怀主编:《劳动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6页。
②参见棚漱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3-296页。
③参见刘宛晨、杜彦瑾:《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求索》2006年第6期。
④参见程恩富:《公平与效率交互同向论》,《经济纵横》2005年第12期。
①钱弘道:《论司法效率》,《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②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31-32页。
③雷焱焱:《法经济学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2期。
④参见季卫东:《法律程序比较论》,《比较法研究》1993年1期。
⑤参见李晓明、辛军:《诉讼效益: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点》,《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1期。
①C市位于S省中部,S盆地西部,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属内陆地带。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
②J区位于C市东南部,幅员面积6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87万人,辖16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J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C市花卉、蔬菜、肉、蛋、奶、鱼、禽等鲜活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8.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17元。
③我们主要通过C市中级法院和J区法院的案件资料、访谈、统计资料做出实证分析。其中,我们收集的案件样本数如下:J区法院一审劳动争议案件422件;C市中院2008年至2010年审结并归档的二审劳动争议案件的案卷材料,共计2616件,其中2008年747件,2009年800件,2010年1069件。
④以下J区法院数据均来自J区法院一审已结案并归档的案件统计。
⑤因为有些案件所涉争议不止单纯一种,所以全部比例相加并非100%。
①参见梁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37页。
②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③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以下。
④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目前只有小额、基准性的劳动争议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即“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⑤目前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大多附属下设于各地的劳动保障行政机构内。
①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
①侯海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审判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52页。
②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中国劳动》2007年第1期。
③范愉:《“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6期。
④张宪民:《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整》,《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⑤蒋月:《我国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劳动法庭》,《河北法学》2007年第11期。还可以参见黄晓慧:《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求得平衡———劳动仲裁机制重构基本点之探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