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指动词看意向性与符号的构成
Signal Verb: An illustrative Material for Signal and Intention
作者:李明洁;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5):-83-8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符指动词;符号构成;意向性;小句主语;小句宾语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流行语的特殊语言符号结构及其运作逻辑”(10YJA740050)
中文摘要
"意向性"和"符号的构成"是语言哲学中的重要课题,"符指动词"和"小句主语"则是语言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符指动词的语义本质及其语法特点,以具体可查的语言形式使"意向性"和"符号的构成"获得了深刻的验证和阐明;符号构成的认知特点分析又为符指动词和小句主语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新路径。符指动词的特征表明:以符指动词为标记的单向的意向性是符号生成的构成性要素;人们可以利用符指动词将某一事件符号化,从而纳入意识范畴;符指客体是认知活动的结果和焦点。
参考文献
①本文的语料来源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网络版),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xiandai。
②杨成凯:《广义小句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1992年第1期。
③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
①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①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②威廉.阿尔斯顿:《语言哲学》,牟博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①刘大为:《意向动词、言说动词与篇章的视域》,《修辞学习》2004年第6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