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
Going beyond the Idea of Developmental Government:Theory and Case Study
作者:王清;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4,195(06):-116-12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地方政府;发展型政府;社会建设;社会服务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路径比较分析研究”(11CZZ040);;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12&ZD040);;
2012年广州市属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管理类公共物品的困境与运行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2012B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中山大学“985”三期资助
中文摘要
地方发展型政府的理论揭示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建设,不愿意进行社会建设,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有些地方政府却乐意进行社会建设。制度空间、发展阶段和供给能力是地方政府热衷于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它使地方政府具有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的倾向。但是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同样具有局限性,表现为地方政府进行选择性社会建设:从内容来看,它是管理型,而非服务型;从组织目标来看,它是行政效率型,而非社会自治型;从服务对象来看,它是本地型而非外地型。地方政府进行选择性社会建设的原因在于社会建设的三重替代逻辑:维持稳定替代社会发展,政绩导向替代社会服务,回应上级替代回应民意,这是超越地方发展型政府的限度。
参考文献
1 查莫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1925—1975)》,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2、10页。
2 禹贞恩:《发展型国家》,曹海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页。
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3Jean Oi,“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No.144,1995,pp.1132-1149;Jean Oi,“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Jean C.Oi(ed.),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Jean Oi,“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Vol.45,No.1,1992,pp.118-122.
4Andrew Walder,“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2,1995,pp.268-269.
5Peng Yusheng,“Chinese Villages and Townships a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Ownership,Governance,and Market Disciplin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6,No.5,2001,p.1361.
6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7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8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9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郁建兴、高翔:《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1Kevin J.OBrien,Lianjiang Li,“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1999,p.174.
2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3OBrien,Li,“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pp.174-175.
4蔡禾:《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对周雪光、冯仕政二文的再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2期。
5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欧阳静:《“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征》,《社会》2011年第3期。
2李连江:《差序政府信任》,《二十一世纪》2012年第6期。
3龚萍:《A区不敢“稍有松懈”》,《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23日。
4中山大学课题组:《A区社会建设发展规划附录》,内部资料,2013年,第1页。
1OBrien,Li,“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p.174.
2叶贵仁、钱蕾:《选择式强镇:顺德简政强镇改革路径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第3期。
3杨爱平、余雁鸿:《选择性应付: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1孙立:《“政治正确”与部门利益——一种泛政治化现象的分析》,《中国改革》2006年第8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