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组织化:政府主导式基层农民组织化困境——以汶川地震后四川XM乡灾后重建为例
Quasi Organization:The Dilemma of Government-led Organization of Farmers——Take XM Township's Reconstruction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for Example
作者:张大维;郑永君;谢洪波;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2,(06):-124-132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灾后重建;农民;准组织化;组织化
Key words: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华中师范大学专项资金项目“灾后重建者的组织化困境探究”(1019);;
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市创新社会管理进程中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1106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制度构建和创新发展研究”(10ASH006)
中文摘要
农民组织化的概念和理路蕴含于灾后重建的实践,而其程度和方式影响着灾后重建的效果。通过对汶川地震后XM乡灾后重建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的灾后重建中,农民要么被过度组织,要么被低度组织,加之政府失灵和市场异化,灾后重建中农民的组织化呈现出了碎片化、准组织化、被组织化、自组织化等多种状态,其中准组织化是一种常态。农民的准组织化成为政府主导式基层农民组织化面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②张晓忠、杨嵘均:《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③上官酒瑞:《农民组织化与乡村政治发展》,《理论探索》2006年第3期。
①高黎:《村民自治关键:农民组织化》,《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第9期。
②熊红颖、寿志敏:《从经济意义上浅析农民组织化问题》,《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期。
③高宝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④程同顺、黄晓燕:《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共识与分歧》,《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⑤王桂林、师继锋:《中国农民组织化的两条路径研究》,《农业经济》2006年11期。
⑥吴琦:《农民组织化:内涵与衡量》,《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①郭于华:《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读书》2002年第5期。
②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①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②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2002年10月号总第7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