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中意见领袖的话语传播策略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Opinion Leader's Discourse in Social Media
作者:陈雪奇;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4,195(06):-81-88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社会化媒体;复杂社会网络;意见领袖;话语;传播策略
Key words: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意见领袖在微信场域中舆论扩散动力研究”(SX1402)
中文摘要
在复杂社会网络框架中,能够改变其他人观念和决定的属性才是测量意见领袖身份的重要维度。基于社会化媒体内部的耦合关系,个体、信息间的联结关系,以及社会化媒体在信息传播结构方面的改变,一对一话语传播系统成为意见领袖产生影响的重要路径。在社会化媒体的话语传播中,意见领袖主要有三种话语策略组合类型,即由暗示和象征构成的暗示性话语组合,由肯定、重复和模仿构成的陈述性话语组合,以及由简化、强化和同化构成的夸张性话语组合。它们不仅维系着内部的联结关系,而且也是研究社会化媒体舆论爆发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2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3 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中的意见领袖素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3期。
1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页。
2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中的意见领袖素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3期。
3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支点解析》,《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4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5魏景霞:《意见领袖对微博舆论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网模型的分析》,《新闻界》2013年第7期。
1邓肯·J·瓦茨:《六度分隔》,陈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6页。
2J.-P.Onnela,et al.,“Structure and Tie Strength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Vol.104,No.18,2007,pp.7332-7336.
3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链接网络新科学》,徐彬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1彭兰:《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第153页。
1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16页。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70页。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5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第246页。
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第152页。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第154页。
3参见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39页。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101页。
1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105页。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第102页。
4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梁永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
5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刘水平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6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第70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