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论中的易学命题——“富有”、“日新”的理学诠释与诗学影响
The Yi King-based Poetic Theme in the Ming Archaism——A Neo-Confucian Interpretation of “Rich Possessions”(富有),and “Daily Innovation”(日新) and Its Poetic Influence
作者:孙学堂;
Author:
收稿日期: 年卷(期)页码:2014,195(06):-57-64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Name: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字:易学;理学;富有;日新;文学复古
Key words: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视角下的明代文学复古研究”(14BZW061)
中文摘要
《周易·系辞》所说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是一个被不断赋予新内涵的理论命题。张载、朱熹的阐释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渗透到文学领域,成为明代文学复古派诗论的重要理论支柱。何景明和王世贞多承张载之说,强调"义理一贯"以简化法度,李梦阳和李攀龙则多沿朱熹之论,看重"藏用"和"显仁"的辩证关系,坚信"变化"、"日新"是循序渐进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孙学堂:《“拟议”“变化”与文学复古》,《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
2 参见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35页。
3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第78页。
1胡瑗撰、倪天隐述:《周易口义》系辞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第468、469页。
2张载:《横渠易说》,《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189页。以下所引,均见该书第189-190页,不再一一标注页码。
3杨万里:《诚斋易传》卷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册,第724页。
4苏轼:《东坡易传》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册,第125页。
1何景明:《何大复集》,李淑毅等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76页。本文所引,个别标点不同。
2何景明:《何大复集》,第546页。
3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空同集》卷六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第566页。
4关于何景明对张载关学的接受,可参看史小军:《论明代前七子的关学品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1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24页。
2参见朱熹:《诗集传》卷十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14、177页。
1以上所引朱子之言,均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898-1899页。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四,第1898页。
3蔡清:《易经蒙引》卷九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9册,第606页。
4林希元:《易经存疑》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册,第539页。
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四,第1899页。
1李梦阳:《空同集》卷六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第567页。
2李攀龙:《古乐府·序》,《李攀龙集》卷一,李伯齐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第1页。
3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册,第366页。
1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第1063页。
2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二百,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第824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7页。
4关于明代历史发展中文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之地位,可参看张德建:《明代政治理念与文学精神之关系的历史嬗变——对“以文学饰政事”观念的考察》,《励耘学刊》第13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
5《李攀龙集》卷五,第107页。
6罗宗强先生认为曹丕的意思是“把文章提到和经国大业一样重要的地位,以之谓不朽之盛事”,见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页。
7黄庭坚:《戏呈孔毅父》,《黄庭坚诗集注》,刘尚荣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25页。
1《李攀龙集》卷十六,第391页。
【关闭】